本報訊(安康)物業服務,一直是基層社會治理的“痛點”。今年以來,蚌山區青年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物業管理作為基層治理的“關鍵小事”,理清基層治理難點,打通居民心中堵點,助力基層治理走上“快車道”,切實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布棋局”有高度
積分治理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
通過積分制管理,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小區業主委員會和小區物業管理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社區事務協商平臺。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引領下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議事協商機制,把基層社會治理和積分兌換有機融合,出臺《青年街道積分制管理實施細則》,設置群眾呼聲、時間銀行、議事協商、紅色物業、志愿服務等9類積分項目。立足群眾所想、所需、所用,豐富積分兌換內容,將居民參與社區服務與基層治理等內容量化成積分,用于兌換生活用品和服務等,促使居民從被動參與獲得積分走向主動服務掙取積分、從單一兌換物品走向多元兌換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積分制”在基層治理工作中的杠桿作用。今年以來,共計申報各類積分14萬分,兌換服務250余次,消耗積分12.2萬分。
“繪棋譜”有深度
服務內容從“物業服務”向“融合發展”轉變
“小物業”牽動“大民生”,社區便民服務向紅色物業有效延伸。居民的口碑是物業服務的最高評判標準,因此,青年街道每周開展“物業聯合接待日”,動員物業經理、社區書記、志愿者、黨員、民警、律師等參與進來,認真傾聽居民意見建議及問題投訴,化解居民矛盾,宣傳法律政策,積極推進居民與物業溝通,從源頭化解矛盾,為社區減負賦能。同時,創新社區“便民驛站”工作模式,將家政服務納入社區服務中,充分發揮15分鐘便民生活圈地域優勢,??利用社區各種資源和網絡優勢,與家政企業開展合作,為居民提供便捷的家政服務,形成社區搭臺、物業唱戲、群眾受益的良好局面。
“行棋勢”有廣度
治理效果從“一枝獨秀”向“百花齊放”轉變
青年街道擺脫大包大攬、粗放經營,沖破思想觀念束縛,著力破解老舊小區物業管理中基礎設施老化、物業費收取難、服務低端、資金匱乏等問題,實現物業公司市場化運營、項目化管理。今年以來,通過招標平臺,招募5家物業服務企業入駐老舊小區開展物業服務,創新將物業費收繳納入積分制管理,對已繳納物業費的居民進行積分兌換服務,大大調動了居民主動繳納物業費的積極性,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市場化可持續發展。同時采取問卷調查、座談交流、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征集黨員群眾需求和意見建議,出臺《蚌山區青年街道“五星文明家庭”創建方案》,開展“五星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以中心花園小區為試點,張貼“瑯琊榜”,以“愛黨星、愛國星、愛家星、誠信星、友善星”為創建標準,定期對居民進行授牌表彰,讓黨建“主線”串起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