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吳媛媛
9月6日,教育部發布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全國12名教師獲此殊榮,蚌埠工業與商貿職業技術學校服裝工程系主任楊梅作為我省唯一代表入選。
楊梅在指導學生制作盤扣。
“非常榮幸,感覺自己責任更大了,其實比我優秀的老師還有很多?!泵鎸s譽,楊梅表示,“我將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盡心盡力地做好教學工作?!?/p>
三尺講臺勤耕耘,平凡崗位守初心。從教三十余年,楊梅深耕職教領域,以扎實的工匠精神和無私的教育熱情成為“良匠之師”;她用一片愛心、一身拼勁、一份責任,當好學生們以技立身、以技報國的引路人。她曾先后獲得全國紡織服裝行業職業教育先進工作者、安徽省最美教師、安徽首屆“江淮名匠”、安徽省教書育人楷模、優秀支教教師、蚌埠市“珠城工匠”、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從學生到老師
當好學生的“引路人”
21歲那年,楊梅從安徽省蚌埠服裝工業學校畢業,因成績優異被留校任教,之后到東華大學深造。自1993年起,楊梅主要擔任“服飾配件設計”“服裝設計”“服裝效果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服飾配件設計”是服裝設計專業重要的課程之一,集理論教學、實踐操作和創新設計為一體。2001年,學校新開這門課程時,教材和輔導資料十分缺乏,楊梅就自己邊寫教案邊教學。當時網絡不發達,想找資料很困難,楊梅就常去書店、圖書館,每次去外地也總是先打聽書店在哪里。那幾年,楊梅費盡心力搜集資料,并利用寒暑假做市場調研,敲開一家家服裝設計工作室、服裝公司的大門,了解服裝設計最前沿的信息,最終形成了這門課程的教材。
時代在發展,市場在變化,楊梅也在不斷升級、迭代自己的教材。如今,她精心打造的教材已經成為一份有特色、易學習、利于專業發展和適應市場需求的校本教材,深受師生們的喜愛。
楊梅是從職業學校走出來的優秀學生,她也十分了解職教學生的特點。服裝設計專業課程的最大特色是手工制作,十分考驗學生的耐心、細心和創造力,教學過程中,她循循善誘、因材施教,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她的鼓勵常常令學生信心倍增,激發起濃厚的學習興趣。
“2021年,我參加安徽省第八屆工業設計大賽‘小花褂’杯國潮服裝設計專項賽,備賽的日子特別辛苦,楊老師一直鼓勵我、幫助我?!睂W生吳宛蕓回憶說,“那時每天睜開眼就是設計比賽,閉上眼想的也是設計比賽,吃不好、睡不好,弦繃得緊緊的?!?/p>
因為同臺競技的都是大學生,吳宛蕓壓力很大,一度打算退賽。楊梅發現了吳宛蕓的異常,于是暫停備賽,讓她徹底休息放松。待情緒緩解之后,楊梅找到吳宛蕓,語重心長地鼓勵她:“比賽除了拼知識技能,還有對毅力的磨煉,對心態的考驗,成功了你收獲喜悅,即便失敗也能收獲成長。何況,你的成績很不錯,我對你有信心?!?/p>
得到老師的鼓勵,吳宛蕓重拾信心繼續備賽,賽場上她穩定發揮,最終由其設計的作品《行者》在比賽中獲得金獎,楊梅獲得“優秀指導老師獎”。
為了給學生開啟成才的快速通道,楊梅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與企業合作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市場需求,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楊梅激勵學生勇于挑戰自我,積極參加各類設計大賽、技能大賽等高水平的競賽活動。在楊梅的指導下,她的學生在服裝設計比賽、全國文明風采競賽等國家和省、市級各類比賽中獲獎,既鍛煉了技能、長了見識,也收獲了寶貴的榮譽和自信心。
從職校學子到職教教師,楊梅深知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重要性,她說:“我們這個專業操作性強,非常鍛煉學生的耐心和毅力,我希望在教會學生掌握技能的同時,能夠培養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p>
從“梅姐姐”到“梅媽媽”
教育就是愛的藝術
三十一年前,初入教師行列、青春勃發的楊梅,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梅姐姐”;三十一年后,楊梅的兩鬢間有了些許白發,成了學生們口中的“梅媽媽”,而自始至終沒有改變的,是她那份師者仁心。
楊梅常說:“教育的藝術就是愛的藝術,作為職業教育教師,我們要更有耐心、更包容,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發掘他們的潛力和優點,讓他們感受到愛與支持。”陪伴、談話、抽查知識點、排憂解難……楊梅的辦公桌上,總是堆放著厚厚的作業和記錄冊,記錄著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在他們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總有她的關心和牽掛。
在一次實踐練習課堂上,楊梅發現一名學生無精打采,經過一番了解得知,這名學生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不在身邊,最近又生了病,一直在掛水。楊梅知道,這樣的孩子心思更為細膩,她默默把這名同學叫到辦公室,拿出一些精心挑選的衣服和食品送給她。學生流著眼淚喃喃地說:“您比我媽媽對我還好”。
說起楊梅老師,畢業多年已走上工作崗位的盛明文,仍然有說不完的感謝?!?014年,我第一次參加市里舉辦的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內心充滿了惶恐與緊張,楊老師認真指導,一直陪伴著我不斷嘗試、不斷試錯,教我如何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比賽的時候,她還悄悄為我準備好了紙巾,防止我因緊張而冒汗,弄濕面料和針線,最終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痹谑⒚魑目磥?,那一次獲獎打開了人生的大門,自己的世界開始變得多彩。此后,她又在國家級比賽中獲得獎項,并順利進入本科院校就讀,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9年,楊梅積極響應政策號召,赴安徽金寨職業學校開展為期一年的對口幫扶支教工作。她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扎實開展教育教學,把專業知識和技能傳授給革命老區的孩子們。楊梅引領帶動年輕教師加強專業建設,促進提升專業教學水平,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她被支教學校評為“優秀支教教師”。
一年的支教時間不長,但楊梅和學生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回到蚌埠后,支教期間所教的學生專業問題,仍然會向她請教,她都會詳細地給出意見和建議。
有一次,楊梅到金寨參加會議,會后專程去看望支教時教過的學生彭甜甜?!耙灰姷綏罾蠋?,我就迫不及待地跑上前去,緊緊地擁抱住她?!迸硖鹛鹫f,“當時我剛進入大學學習,老師囑咐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照顧好自己,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聯系她,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師對我的關愛和期望?!?/p>
在楊梅教過的學生中,像盛明文、彭甜甜這樣通過努力進入本科院校的不在少數。同時,每年臨近畢業季,楊梅也會想方設法幫學生拓展就業渠道,她在學生和企業間牽線搭橋,為企業輸送最需要的人才,為學生尋找最理想的出路,很多學生在她的幫助下,在北上廣深等城市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真愛是一場雙向奔赴。楊梅對學生們愛得深沉,學生們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很多學生畢業后,仍經常向楊梅請教問題、暢談人生,他們也發自內心地尊敬、熱愛著老師。
做良師為名匠
小小盤扣點亮專業特色
“同學們,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可以成為我們制作盤扣的靈感來源……”走進“楊梅勞模創新工作室”,盤扣裝飾畫、盤扣首飾、盤扣配飾、盤扣中國結等琳瑯滿目的藝術品讓人眼前一亮。
這間由市總工會批準、成立于2016年12月的“楊梅勞模創新工作室”,承載著楊梅對非遺技藝的傳承,也承載著她對職業教育的期盼。多年來,楊梅潛心鉆研盤扣技藝,積極汲取其他傳統工藝的精髓,在盤扣制作中,巧妙地融入花絲鑲嵌這一古老的金銀裝飾工藝,豐富傳統手工藝的審美內涵。同時,她積極嘗試將現代設計理念融入盤扣制作,賦予其更時尚的外觀,并不斷探索不同材質的運用,以此拓寬盤扣的藝術表現力。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盤扣制作也是“服飾配件設計”課程的重要內容。傳統手工藝教學注重技藝的傳承和經驗的積累,需要反復實踐和磨煉,楊梅像老師傅引領徒弟那樣,傾心盡力地手把手教學,讓學生在言傳身教中感受傳統手工藝的溫度和力量,把這項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2014年楊梅被推薦為職業技能絕技絕活頂尖人才,手工盤扣被選為第六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啟動儀式絕技絕活表演項目,是蚌埠市唯一入選項目。2018年12月,經市人社局批準,“楊梅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這里又成為楊梅帶領學生開展技能培訓、技術攻關、新品研發、開拓創新的試驗場。
“我和學生說,做盤扣就像做人,要一步步腳踏實地?!痹跅蠲房磥恚瑢W習傳統手工藝需要一顆沉靜的心。多年來,她通過課堂教學、師徒相傳、世界技能日、非遺慕課、非遺展示等多種形式,傳承和推廣盤扣技藝。小小的盤扣在她手中如同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經過精心培育,綻放出絢爛光彩,照亮了非遺技藝傳承發揚之路,也成為專業課程中閃亮的名片。
2021年,楊梅開始擔任學校服裝工程系主任,她認為,要想建強學科,老師要擔當中流砥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在楊梅的帶領下,服裝工程系堅持“興教必先強師”,層層推出學科名師,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項教科研活動,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通過教師公開課、微講座、師徒結對、一對一輔導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教學能力精湛、充滿活力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在課程設計方面,楊梅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設計培養方案,注重與高職、本科等教學內容銜接,為學生繼續深造打下基礎。
以愛引路,以技傳人,以德育人。從教三十一年來,楊梅扎根三尺講臺,以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助學生用知識裝點行囊,用技能成就夢想,為職教學子鋪就一條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談及職業教育發展,楊梅表示:“現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我們作為職校教師,在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時感到信心滿滿,也相信孩子們的未來會一片光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