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朱如意)為全面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近年來,蚌山區天橋街道聚焦“共享、共建、共治”夯實城市基層治理基礎,積極打造“融合型”為民、親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
聚焦融合共享,夯實建設基礎。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目標,秉承“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將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道德講堂、老年學校等面向群眾、聯系群眾、關系密切的活動場所全部納入實踐陣地建設,突出特色和優勢,按照“一室多用”原則,設有理論宣講、市民教育、文化活動、科普宣傳、健身活動等基本功能室,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綜合體”,最大限度地將志愿服務觸角延伸到居民“家門口”,真正做到服務群眾“零距離”。
聚焦融合共建,深化建設內涵。以“黨建共融+文明實踐”為主要方式,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緊緊圍繞“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四大主題,打通轄區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街道層面聚焦強化區域化管理、落實服務功能,著力打造體系聯網共筑、事務聯商共建、服務聯做共有,黨員聯抓共管“四聯四共”的淮河路商圈黨建聯合體,活動品牌涉及理論學習、志愿服務、困難幫扶、文化娛樂、經濟發展5大類。社區層面發動轄區單位實行黨建共建,引導黨員干部和社會資源下沉社區,共同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聚焦融合共治,提升建設成果。把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項工作,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總牽頭,把握具體方向,實現黨建引領。以黨員志愿者隊伍為核心,以專業志愿者隊伍為基礎,以社會志愿者隊伍為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三支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志愿服務,凝聚自治合力。定期開展“四星文明家庭”瑯琊榜創建以及文明樓道、身邊好人評選活動,引導崇德向善。依托蚌山區法院創新設立社區巡回法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實現法治保障。打造“智慧社區”平臺,線上提供居民點單等服務,實現智治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