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融媒體記者 李景 文/圖)“淮水滔滔,流不盡千古奇冤;涂山巍巍,訴不完歷史滄桑?!苯?,剛建成的馬城鎮黃柏郢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迎來了參觀者,禹會區政協重點提案現場督辦活動在此舉行。
黃柏郢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成投用
禹會區馬城鎮黃郢村是蚌埠市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也是大洪山景區重要旅游景點。因明末總兵“黃伯”黃得功駐軍于此得名,是皖北地區至今保護最為完好的古寨。1938年2月18日,侵華日軍借口在該村附近遭到紅槍會襲擾,一天兩次屠村,殺死無辜村民307人,村內有憶仇巷、血淚溝、東古井、南圩門等日軍大屠殺遺址。
2015年,黃郢村被命名為蚌埠市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但與之相匹配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紀念館卻因各種問題遲遲沒能建成?!霸谡{研過程中發現,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在村內外道路、村委會和廣場建設中取得一定的成績,改善了村容村貌。但在日軍大屠殺這一重要歷史事件的問題上,沒有很好的宣傳與推動,除本村村民和相關人員知道以外,蚌埠及周邊市民都不知道有這么個古村落,以及其中發生的史實?!庇頃^政協文史委主任唐杰說。于是,他在《加快建設黃郢村革命歷史紀念館的建議》中提出,要明確建設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紀念館工作推進的價值與意義,加快黃柏郢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建設。
為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禹會區政協強化“禹您協商”品牌運用,變“我提您辦”為“禹您共辦”,以重點提案辦理為抓手,迅速跟進紀念館建設相關事宜,經過調研考察,搶救性錄制了僅有的兩位大屠殺幸存者控訴日寇的聲像資料,為紀念館積累史料。在禹會區委宣傳部、區文旅體局和馬城鎮多方努力下,經過近一年時間,最終建成馬城鎮黃郢村紀念館并投入使用,該館已入選蚌埠市第六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去年開始,禹會區政協將黃郢古寨和“黃柏郢慘案”遺址保護作為“禹您協商”的重點,聚力借智、充分協商,深入調研、推動工作,恢復了村內一處高9米、寬7.7米的石頭牌坊,并征集符合黃郢村歷史現狀的優秀楹聯鐫刻在牌坊石柱上,讓黃郢村“門面”煥然一新。
下一步,禹會區政協將繼續圍繞遺址保護和鄉村振興,積極開展“禹您協商”,深入挖掘和研究黃郢村革命歷史,切實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更好地展示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