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個中國醫師節。每一位醫生都是蒼生的守護者,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無私地護佑每一個生命。在這個特別的節日,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全市所有醫生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和感謝。
醫生們的奉獻,遠不止是職業責任的履行,更是對人類生命最深沉的關懷。他們在抗擊疾病的最前線,以無畏的精神和高超的技藝,為我們帶來了健康與希望。他們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付出,都凝聚著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和對人類健康的執著追求。
正是因為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才讓我們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艱難時感到溫暖。
致敬全市11187名醫師,感謝“醫”路有你,讓我們有所“醫”靠。
“援”來有你,他把仁心仁術撒在高原
“……早日融入新的集體,融入當地醫院,保重身體,我們等待你的凱旋……”
“我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務,用自己的技術服務好西藏人民?!?/p>
8月16日上午,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里,一場跨越三千多公里的視頻連線正在進行中,醫院黨委向富翔鵬致以醫師節的節日的問候。
今年7月底,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富翔鵬隨安徽省第十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來到平均海拔3600米的西藏山南市。入藏后,他立刻投入到當地的工作中。雖然身體有高原反應、與當地部分居民語言溝通有障礙,但磨合了半個多月,富翔鵬的仁心、仁術得到了當地居民的認可。
8月10日,當地患者洛桑向富翔鵬送上了表達謝意的錦旗。數天前,凌晨一點多,一名患者因不慎摔傷導致的膀胱破裂被緊急送醫,接到電話,富翔鵬及時感到手術室參與搶救。當時患者下腹部有很深的開放性傷口,出現血尿,且已經昏迷,不排除腹腔臟器損傷或大血管損傷。
富翔鵬和山南人民醫院綜合外一科同事對患者實施了腹腔鏡的膀胱修補術,這一技術的優勢是創傷小、恢復快。一周后,患者康復出院,向富翔鵬送上了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這里確實是個鍛煉人的地方,剛上崗就有難得的搶救體驗?!备幌棂i說,自己總有離開的一天,但一定盡全力把先進的醫療技術留在高原。
追光向前,他和他的“夢之隊”
讓基層群眾就近享受到三甲醫院的一流服務,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是蚌埠市中心醫院的重點工作。該院超聲科主任葛暉積極響應號召,帶領全科人員將送醫、送藥、送健康的足跡遍布了周邊的鄉村、社區、學校。
翻開葛暉的排班表,每周一到周五上午,他都在門診坐診,每天下午他在手術室為患者介入治療。節假日,只要他有時間,他則帶著設備、藥物去基層義診。沒有間斷的行程,密密麻麻的足跡,拉近了他和患者之間的距離,也讓他成為團隊的榜樣和靈魂人物。
在十分重視傳承與經驗的醫學領域,一位擁有遠大抱負和醫者情懷的團隊帶頭人對整個團隊有著強大的引領力量。
“我們的醫護人員,既要眼中有星辰大海,勇攀高峰,也要心中有廣大百姓,能踏踏實實扎根基層,為群眾做好醫療服務?!备饡熣f,科室每年都會派醫護人員去發達地區學習最先進的技術,也會有醫生去最相對落后的基層醫療機構常駐坐診,讓當地居民在家門口看好病。
在超聲科,有不少這種“雙向發展”的醫生,他們從臨床需求出發,把科研和服務貫通,讓科研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不僅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完善的基礎設施,能夠為患者提供全面、細致的診療服務,更重要的是科室擁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醫療團隊,這支由2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夢之隊”,是一支醫術精湛、敢于攻克醫學難關、始終將目光瞄準醫學前沿的團隊。作為醫院“遠航計劃”中的“遠航科室”正在揚帆逐夢。
超聲科始終致力于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為了滿足臨床及病人需求,這個團隊每天提前開診,增加診療診室,如果遇到病人激增的情況,科室全員加班加點,無一人有怨言。為了能保證24小時隨時開展檢查,這里還開設了中班、夜班,對急診病人,科室直接開通綠色通道,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
爭分奪秒,他常和死神“搶人”
夜深人靜時,常常是心血管內科醫生最緊張的時刻,因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極易在夜間發病。對市二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李雪冬來說,深更半夜從被窩沖回醫院,爭分奪秒,全力以赴,和死神“搶人”,打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戰,早已不是偶發事件。
“我的手機從不會關機,24小時待命,買房住家也一定會選在醫院附近?!崩钛┒f,心內科作為手術風險最大的部門之一,每一個心內科醫生的時間都是以“秒”計算。如果有病人需要手術,在院醫生接到通知后,必須5分鐘之內趕到現場,即便不在醫院,20分鐘內也一定要趕回醫院。
作為安徽省臨床重點???,近年來,市二院心血管內科開展的心臟介入手術量、手術難度連連攀升,年手術量超過3000臺次,其中不乏在冠脈介入、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等領域的復雜先進技術。作為科室的中堅力量、技術骨干,李雪冬在臨床診療工作中從不叫苦叫累、更不計較個人得失,無論白天黑夜、無論周末還是節日,他總是隨叫隨到,無數次來院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PCI手術、無數次來院和同事共同搶救危重患者,在他們的全力以赴下,才有了無數患者一次次地和死神擦肩而過。從早上9點到晚上7點,心導管室總有他專注的身影、嫻熟的操作,手術量大的時候奮戰到凌晨1、2點也是常有的事情。
每一個瞬間都被責任定格,每一段經歷都是使命所系,每一處生命的接力賽場都灑滿了醫師們拼盡全力的汗水,致敬了不起的醫師,謝謝你們,用生命守護生命。(蚌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陳瑤 通訊員 李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