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
近年來,白蓮坡鎮在推動鄉村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不僅讓村莊舊貌換新顏,更在移風易俗方面實現了“新變化”,撐起了鄉村文明的“新面子”,真正把農村的新風正氣樹起來,使鄉風民風美起來。
走進白蓮坡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鄉村道路和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這些變化得益于白蓮坡鎮堅持問題導向,秉持“全面摸排、全域推進、綜合治理”的理念,對轄區內主干道、村道路、庭院等區域進行了全面清理整治。通過環境整治,村鎮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白蓮坡鎮還注重鄉村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為了活躍鄉土文化,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白蓮坡鎮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把農村文化廣場建設當做是推動移風易俗、提高村民幸福指數的大事來抓。近年來,白蓮坡鎮多方爭取建設資金,大力開展農村文化大舞臺和文化廣場建設,目前全鎮24個村已全部建有村民文化廣場,為村民開展業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活動場所。這些文化廣場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還帶動了更多的村民參與到娛樂和健身活動中,樹立了農村文明新風。
在推動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白蓮坡鎮還注重引導文化隊伍建設。通過各村基礎文化設施的不斷完善,村民逐漸了解了花鼓燈、廣場舞、泗州戲等多種文化形式,并自發聚集開展業余文化生活。為了促進農村業余文化隊伍的健康快速發展,白蓮坡鎮各村文化兼職人員適時引導,各村開始成立業余文化隊伍。目前,白蓮坡鎮已有業余文化隊伍60余支,每個村業余文化隊伍已達到2支以上。這些業余文化隊伍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還成為了鄉村文化的重要傳播者。
為了進一步促進鄉土文化的健康快速發展,白蓮坡鎮還積極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各村積極組織文藝匯演,邀請各村的業余文化隊伍參與演出,節目場次能達到30余次以上。這些文藝匯演不僅展示了村民的才藝和風采,還傳遞了正能量和文明新風。同時,白蓮坡鎮還結合“美麗庭院”創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內容編寫花鼓燈臺詞,向社會開展相關宣傳,進一步推動了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
在推動移風易俗的過程中,白蓮坡鎮還注重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作用。通過整合資源提升陣地、推動文明實踐提質擴面、提檔升級等方式,白蓮坡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動24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26支志愿隊伍,常態化開展暖冬行動、關愛老兵、防溺水行動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這些志愿服務活動不僅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還推動了鄉村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
為推動移風易俗,白蓮坡鎮建立完善“一約四會”(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制度、推動“紅黑榜”建設,提升村級自治管理。多渠道收集村情民意,有效解決群眾反映的移風易俗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搭平臺、創載體,倡文明、樹新風,重點治理大操大辦、奢侈浪費、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明力量。
此外,白蓮坡鎮還注重發揮“五彩”白蓮坡特色產業的帶動作用。通過發展白蓮坡貢米、姚山富硒甲魚、黑魚、小龍蝦、黃色草編等特色產業,白蓮坡鎮不僅實現了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還進一步豐富了鄉村文化內涵和鄉村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
如今的白蓮坡鎮,已經成為了一個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美麗鄉鎮。在未來的發展中,白蓮坡鎮將繼續堅持移風易俗、推動鄉村文明建設不動搖,努力讓鄉村文明之花更加絢麗多彩!
通訊員: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