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謝勛章 實習生 李子豪文/圖
荊山之麓、淮水之濱。渦河若一條碧綠的綢帶繞城而過。渦河位于淮河中游左岸,是淮河第二大支流。蚌埠境內渦河全長56公里,起于懷遠、蒙城交界,于懷遠引鳳街道匯入淮河,流經7個鄉鎮或街道。
保護:為綠水萬古流
渦河,對于駱長義而言,意義非凡。多年前,駱長義曾是河上一名普通的漁民,靠水吃水,以河為家,捕魚為生。從那時起,他就與這片水域結下深厚的情感,同時也經歷了因過度捕撈而導致魚類資源日益枯竭的迷茫。然而,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的高度重視,一場轟轟烈烈的渦河治理行動拉開序幕,駱長義的生活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面對環保大局,他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上岸生活,并加入荊山鎮的護魚管理員隊伍,從“捕魚人”轉變為一名光榮的“護魚人”。
“現在,我感覺生活很幸福?!瘪橀L義說,平時和隊友一起兼職巡河,勸阻非法捕魚的人員。他也有了固定工作、固定住所,收入穩定、家庭和睦。
在渦河城區段,像駱長義這樣的護魚人還有十幾位。同樣在巡河還是各級河長?!敖裉煜挛缇桶才湃藛T過來,將建強大溝排澇站水花生清除掉?!?月9日上午,小雨瀝瀝,荊山鎮河長辦公室主任劉飛正在巡河,想到即將到來的大雨,劉飛擔心野蠻生長的水花生阻擋雨水排放,立即打電話通知打撈人員。
據懷遠縣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汪強介紹,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懷遠縣委縣政府出臺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工作方案,分級分段設立河湖長,規范出臺了各項制度。通過開展渦河水環境整治,河湖“清四亂”“清河清湖”專項行動,河道內圍網、漁船等亂象得到有效清理,水質得到明顯改善。通過絕不妥協的治理,渦河逐漸交出一份“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答卷。
2021年,渦河城區段首批成功創建淮河流域幸福河湖,該段從懷遠新一中綿延至入淮口,全長10.2公里,途徑荊山鎮和榴城鎮兩個鄉鎮和18個鄉居。2023年,渦河龍亢段成功創建省級幸福河湖,全長18公里。
愛護:為水闊憑魚躍
“這邊環境特別舒適,我常常帶著孩子過來玩?!痹跍u河岸邊,時值中午,梅女士一家四口正圍坐在一塊石板上野餐。渦河從眼前流淌,河水緩緩流淌,水草豐茂,不時有水鳥飛過。
距離梅女士不遠的河岸邊,樹立著一塊“淮河荊涂峽長吻鮠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示意圖”,保護區面積1671公頃,為永久禁漁區,對長吻鮠、四大家魚等魚蝦進行保護。
記者了解到,懷遠縣農業農村局多次開展增殖放流活動。今年4月至6月份,懷遠縣分三批次在淮河荊涂峽水域舉辦淮河、渦河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長吻鮠、淮河鯉等各類優質魚苗304.4萬尾,有效維護了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水體自身凈化能力。
為了確保保護區的有效管理,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嚴格措施。該縣出臺了《懷遠縣河流保護管理聯合執法機制工作方案》,建設河湖保護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統籌水利、生態、環境等12個行政執法職能,創新執法機制,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懷遠縣還在渦河示范段全段共設置22個高清攝像頭,實現了視頻監控全覆蓋,無人機常態化巡河每月不少于10次,形成空中與地面相互交叉的巡河監控模式。
懷遠縣還積極開展志愿者服務幸福河湖建設活動,廣泛宣傳群眾發動群眾參與沿河公園、堤防、河道保潔,共護藍天碧水,營造全民參與、全民治理的良好氛圍。
守護:為人民帶笑顏
成功創建幸福河湖后的渦河,水質清澈,波光粼粼,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渦河的蛻變,不僅美化了環境,更深刻地改變了懷遠兩岸人民的生活。
“河畔的公園、綠帶、廣場已成為了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劉言廣指著景渦河的公園綠帶說,濱河公園綠帶從城區一直延續到新一中校區。長有6.7公里,包含老黿塘濕地公園、西灣公園等5個公園。
今年5月6日,在濱淮濕地公園東廣場,懷遠縣第三十三屆花鼓燈藝術節暨2024年文化旅游美食季舉行了啟動儀式。啟動儀式文藝演出以“禹見文明城、鼓韻石榴香和舞動主旋律”三個章節依次上演,可謂精彩紛呈。
非遺文化“活”起來,也“火”起來了。臺上,上自70歲的老人。下到7歲孩童,用各自的才華和絕活,將花鼓燈藝術熱情奔放、靈活灑脫、精美曼妙、幽默風趣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臺下,觀眾們早早趕來,翹首以盼,觀看中更是掌聲不斷,有滋有味地看完了整場的演出。
而位于懷遠縣中心地段的老黿塘濕地公園入口處樹立著一塊“河長制主題公園”的標牌。“園內綠意盎然,是我家孩子的最愛?!彪m然下著雨,但是家住附近的張先生一家三口還是騎著單車過來轉轉。據了解,至2008年底,順河街居民陸續搬遷到渦北移民新區,老黿塘濕地公園應運而生,是集濕地保護、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城市綠色空間。從棚戶區到城市綠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高。
生態文明是新時代發出的新召喚,綠色發展是治理者交給人民的滿意答卷。如今的懷遠正不斷深入挖掘大禹文化、紅色文化等,共建大美渦河、共護藍天碧水,共享幸福河湖,努力打造“河湖清親兩岸綠”的美麗生態樣板,不斷創造幸福渦河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