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融媒體記者 郝玉琳 通訊員 翁子立 文/圖)“以前是自己捕魚,現在是上班護漁,淮河確實得好好保護起來,這個活我愿意干?!睉堰h縣新星社區的錢桂米說,自己在護漁員這個崗位上適應得不錯,這份工作也讓他對保護生態環境、守護母親河有了更多理解。
錢桂米是懷遠縣退捕漁民,今年已經46歲了,在淮河等水面上捕魚多年,由于文化水平低,除了跟水面打交道沒有其他技能,這讓他在初次聽說要退捕時,心中有些忐忑。但真正退捕時,懷遠縣人社局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為他開發了護漁員這個公益性崗位,現在他已經上崗,每個月發放2300元工資,此外他還享受退捕漁民的養老保障等其他政策。
其實捕魚多年,淮河母親的饋贈越來越少、漁獲的品質越來越差,錢桂米心中是有數的,所以在打消了后顧之憂后,他對退捕政策非常支持。現在,錢桂米的日常已經從撒網捕魚變成了幫助執法部門進行沿河巡查,發現非法捕撈的就幫助執法部門執法,對于不了解禁捕政策的釣魚者,錢桂米就用自己的親身感受“現身說法”進行勸阻。
從“捕魚人”到“護漁員”,錢桂米體會到了護漁的艱辛與責任,看到了淮河一天更比一天美,也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守護母親河的榮耀,“還是跟水面打交道,但是從破壞環境到維護環境,我很驕傲?!?/p>
在蚌埠這個依水而生、擁河發展的城市,錢桂米這樣的人還有很多。退捕工作啟動以來,為了讓漁民“退得出”“穩得住”,打消“上岸沒生計”的顧慮,蚌埠人社部門走村入戶開展政策宣傳,做到養老保障政策宣傳全覆蓋,就業幫扶政策深入人心——對于符合退捕漁民政策的新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及時動員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對于勞動年齡內、有就業意愿的退捕漁民及時培訓,安置上崗;對于達到領取養老金待遇年齡的人員及時辦理補貼兌現和領取待遇手續,特別是重點跟蹤戶籍在外市的退捕漁民參保補貼兌現情況,主動與外地漁民戶籍所在地人社部門對接,及時兌現參保補貼,確保政策落實到位,做到應兌盡兌。
截至6月末,蚌埠退捕漁民1247人,其中需轉產就業697人,目前已全部轉產就業。人社部門還為952名漁民辦理了養老保險,確保應保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