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 (融媒體記者 陳瑤 文/圖) 燈火輝煌、車水馬龍的夜晚,活色生香的夜生活,你會不會將靜謐的圖書館作為一個選擇,走進這個安靜的角落,專注閱讀和思考?夜晚進圖書館的人,他們是誰,在做什么?
為人生點一盞夢想的燈
依附于同一座建筑,蚌埠市圖書館西南側,啟書房·晚間書房,將繼續陪伴閱讀的人至深夜10點半。
一個尋常的夏日夜晚,記者走進蚌埠市圖書館“啟書房·晚間書房”,目測這里的上座率在六成以上。尤其是自習區,一眼望去,每張大桌子前都坐滿了人,書籍、作業、平板電腦…...挑燈夜讀的人正穩如泰山,沉迷學習,有和父母相伴而來的孩童,有一臉倦色的中年打工人,更多的則是求知若渴的年輕學生。
17歲的張啟超,在杭州一家私立學校讀書,暑假回到蚌埠。除了每天去輔導班、吃飯、睡覺、運動,他的大部分暑假時間都在這個啟書房里度過。張啟超說,自己每天下課后就會來這里,經常是回家吃了晚飯繼續過來,一直到晚上10點半才回去,因為“這里的學習氛圍比家里好多了,更容易沉浸其中”。
在一群學生中,24歲的王蘇晨并不十分顯眼。她坐在書桌前,專注地看著服裝設計方面的書籍,她一邊閱讀,一邊還將重點資料寫寫畫畫謄抄到自己的小本子上。
王蘇晨告訴記者,從去年到今年,她一直在這個圖書館復習考研,這里見證了她為夢想努力的每一步?!斑@個圖書館真的很方便。我家就在邊上,從去年5月份,我就來這里備考,每天早上八點半進館,一直學到晚上十點,中間出去吃個飯休息一下再回來?!蓖跆K晨說,今年4月,自己研究生考試“上岸”,被上海工程大學錄取,雖然新學期還沒開學,但導師已經布置了作業,自己還是習慣每天來啟書房,查資料、學習,迎接新的學期。
對于愛好閱讀的人們來說,能夠在空閑之余翻開一本書靜靜品味,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晚間書房也會迎來許多上班族。
“圖書館夜間開放,對我們上班族來說,真是很友好。”謝勛章是一名文字工作者,他特別喜帶著小學五年級的兒子一起來夜間圖書館。記者見到他時,父子倆正在書桌前,相互陪伴、各自忙碌。兒子在寫作業,父親正閱讀一本關于心理學的書籍。謝勛章說:“我從事文字工作,壓力很大,需要不斷充電,白天忙于工作,很難有空閑專注、充實自己,晚上又要看孩子寫作業。干脆帶著孩子一起進晚間圖書館,一舉兩得?!彼硎?,圖書館晚間開放,為白天沉浸在繁忙工作中的上班族,打開了一扇“時間的窗”,讓他能在兼顧家庭、工作的同時,依然擁有自我。
讓“書香氣”為城市發展添“底氣”
圖書館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標,是閱讀者思想交流、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然而,傳統的圖書館開館時間與大部分市民的工作時間重合,給借閱書籍造成了不便。晚間書房的推出,是我市在延伸文化服務方面的積極探索,提升了閱讀的可得性。
蚌埠市圖書館“啟書房·晚間書房”于2023年4月22日正式建成開放,開放時間為8:30-22:30?!皢俊ね黹g書房”內部涵蓋展覽展示、讀者閱讀等區域,同時還配備咖啡茶吧等功能區,總藏書量7000余冊,涵蓋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等類圖書,是理想的知識共享、信息交流、互動閱讀的人文空間。
據市圖書館統計,最近,啟書房·晚間書房每晚(18:00-22:30)的閱讀人流量為400-500人次,被借閱的書籍主要集中在文學、歷史等門類。有限的空間內,有如此多的夜讀人,已是難得,但通過數據相比能看出,圖書館的潮汐現象顯而易見,夜間人氣與白天的盛況不可比擬。
“開設晚間書房,初衷就是滿足讀者需求,探索打造更豐富的閱讀場景、拓展閱讀時間、空間?!笔袌D書館黨支部副書記楊靜表示,晚間書房在城市中心位置,于熱鬧的淮河文化廣場中間,點起一盞閱讀的夜燈,是希望喧囂之外,營造一個靜謐的空間,讓讀者在夜間閱讀中與自己對話,讓思緒沉淀,讓追求安靜和思考空間的人擁有一個獨特的文化場所。
在她看來,推出晚間書房是市圖書館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關注讀者需求,回應讀者期盼,吐故納新的寶藏一舉,也為蚌埠這座城市點亮了一盞溫暖的文化之燈。“比起酒吧、美食、演藝等‘夜經濟’,‘夜間書香’似乎更寧靜幽遠,有獨一份的韻致。大部分的夜間活動都是對緊繃生活的放松,而只有夜讀可以成為是一種打破和重塑,書桌上的一盞燈更像是照耀前路的思想之光,一個城市如果有很多人被夜讀的燈光所吸引,那這個城市一定是有深厚的底蘊和魅力的,愛讀書的人越多,城市越有發展的底氣?!?/p>
晚間書房能走多遠?
當初,面對高漲的延時閱讀的需求和自身條件的諸多限制,蚌埠市圖書館的破解之道是尋找社會力量,攜手合作。于是,才有了如今我們見到的更時尚、更青春、開放時間更長的啟書房。
“做一家市場化的夜間書房,不僅僅是把服務時間延長?!?啟書房·晚間書房的負責人余薇告訴記者,通過提供咖啡、茶、可口的食物以及書房內各種充滿文藝氣息的擺設,還有讀書會、分享會等等多種閱讀活動,管理方想方設法在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調動讀者的積極性,但盈利空間依然十分有限。
當然,有人談論起晚間書房的模式是不是可以持續,是不是公共資源浪費?
“更充足的空間供給,會在潛移默化中滋養出更多的需求,不能因為眼前的捉襟見肘,就讓閱讀推廣止步不前。越是短頻快的生活,越是需要慢閱讀?!庇噢钡脑挼莱隽斯芾矸綀猿值睦碛?。一年多來,很多讀者從只是隨便進來看看,到成為圖書館的“鐵粉”,從很少看書到愛上閱讀,甚至連店員都因為這里愛上讀書,這些都讓他們相信“最是書香能致遠”的力量。而作為書房的管理方也相信,迎合傳播方式的改變,堅持下去,創新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就一定會找到新的流量入口。
市文旅體局新聞出版版權科負責人倪琳介紹,近年來,我市精心打造城市書房,大力建設鄉村書屋,不斷延伸閱讀空間……,通過一系列努力讓全社會的閱讀環境不斷改善。但數字化的浪潮讓讀者的閱讀習慣發生了改變,也讓圖書這一傳統閱讀方式受到了很大沖擊,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蚌埠”仍然任重道遠。如何更好地滿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和閱讀習慣,是文化供給必須解決的課題。
忙碌的白天過去,夜晚是屬于自己的寧靜。不妨走進晚間書房,在閱讀中找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