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 (融媒體記者 李景 文/圖) 老舊小區停車難、環境衛生堪憂、電梯頻繁損壞、物業管理服務“愛搭不理”……諸多“頑疾”該如何破題?在禹會區釣魚臺街道安平社區,這些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都通過“一組一會”議事協商找到了答案。
“以前坐電梯總是心慌慌的,現在可算是吃上了‘定心丸’?!毙诺貪擙垶承^居民王相槐感慨。事情還要從半個月前說起。部分居民反映,小區電梯維修多次仍故障不斷,其中一部電梯多次故障,有時電梯門無法合攏,在電梯運行過程中出現異響,甚至有電梯下墜的情況發生。小區“一組一會”成員接到居民反映后,進行走訪了解居民需求后,立刻組織該樓棟居民代表、物業一同召開協商議事會,同時邀請第三方專業電梯檢測機構排查電梯隱患。經多次溝通協商,居民們了解電梯目前損壞情況及維修事項后,確定同意用共維基金進行維修,并對后續每次維保進行公示。至此,困擾小區居民的煩心事得到解決。
“議事協商是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一把鑰匙’”。安平社區黨總支書記孫微說,“社區事務看起來紛繁復雜,但詳細梳理就會發現每件事都有其解決之道。小區居民議事會成員坐在一起,共同理順思路,調動各方責任人一起參與進來商量解決的辦法,問題肯定會迎刃而解”。
信地潛龍灣小區居民圍繞電梯維修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協商
安平社區目前有兩個新小區和兩個同一物業下的老舊小區,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共成立了三個黨支部和三個居民議事會,由小區黨支部書記擔任居民議事會會長,同時吸納小區黨員、在職黨員、居民代表、物業工作人員等共同組成議事會成員。自推行“一組一會”制度以來,凡是居民前來反映問題,無論大事小事,小區“一組一會”成員都會認真聆聽,按實記錄,并且及時將結果進行溝通反饋,確保事事有回應。今年以來,議事會共召開16次協商議事會議,接受到群眾反映訴求、意見和建議等220余條,能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由小區黨支部組織召開議事會進行協商處理。
有事好商量,商量成好事。在議事協商過程中,“一組一會”成員積極發動居民參與到問題的原因分析、情況調查、對策尋找等各環節中,讓居民不僅是只提問題的“旁觀者”,而是成為建設性意見的“提出者”、矛盾糾紛的“解決者”,身份的轉變讓居民有更多參與感。同時,積極引導居民融入鄰里文化,讓議事協商成為鄰里間互助與情感的紐帶。
隨著小區“一組一會”議事協商的高效推進,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社區治理效能不斷提升,協商議事議題逐漸從最初的鄰里矛盾糾紛調處轉向垃圾分類、文化需求、文明城市創建等公益文化活動領域。順應變化,安平社區聯合轄區信地潛龍灣小區利用小區現有空間,打造了新的黨群活動中心,新增了一個議事協商場地,讓“一組一會”有了堅強的支撐。同時,聯合轄區駐地單位在職黨員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按照個人興趣、特長、專業設崗定責,進入社區網格和志愿者服務隊伍中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幫扶服務、調解等公益服務,利用其專業優勢和服務社會的成熟經驗,協助“一組一會”成員對專業性較強的難心事開展精準幫扶,讓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滿意度越來越高。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社區已日益成為各種政策的落實點、各類組織的落腳點、各種矛盾的集聚點,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孫微表示,今后,社區將在實踐中逐步改進和完善“一組一會”協商議事制度,拓寬居民參與渠道,完善居民利益表達和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更好地解決社區難題,持續提升居民的參與感、歸屬感、幸福感,推動基層協商民主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