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謝勛章
“毛哥,我家的門壞了,你來幫我修修?!薄懊纾^的路燈不亮了,你去看看?!薄谟頃^緯四街道新船塘社區,“毛哥”呂宗運是人盡皆知的“身邊好人”。
近日,記者在該社區見到了呂宗運。今年65歲的他,些許清瘦,花白頭發,已有39年黨齡。因小名大毛,鄰里親朋都會親切地喊他一聲“毛哥”。幾十年如一日,“毛哥”始終以一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給予左鄰右舍們親人般的關愛。
“毛哥,我這里需要你的幫助?!?月初,家住新船塘小區的萬先生,撥通了“毛哥”的電話。原來,萬先生前不久不慎摔倒,行動不便,需要幫助。
了解萬先生的需求后,呂宗運二話沒說,很快聯系評估機構上門評估,并針對萬先生需求及房屋條件,做出了詳細的評估方案。在征求了萬先生及其家庭成員的意見后,親自動手,帶人按照需求安裝了扶手,還對他家一樓后門臺階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方便萬先生日常出行。
“我出生后就一直生活在這里。”呂宗運說,新船塘社區老年群體較多,作為社區老居民,他想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默默守護著這個社區。
路燈壞了,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他就自掏腰包,在天黑之前悄悄換好;居民墻面脫落,他自費買好水泥,給墻面做“美容”;化糞池漫溢,他拿上工具,一干就是幾個小時……
“他這些年的捐款不計其數,從來不留收據。”新船塘網格支部書記施長英說,“毛哥”摳自己不摳別人,幫急也幫窮,非常熱心于公益事業,每日一捐更是常態。
每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呂宗運就駕駛著電動三輪車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只要看到有人遇到困難,呂宗運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給予力所能及的關愛。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呂宗運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成了社區居民心中的楷模和榜樣。
“看著他,跟著他,學著他?!鄙鐓^居民李緒說,幾十年來,“毛哥”一直影響著她、感染著她。呂宗運總是身先力行,為大家樹立了好榜樣。一群退休老干部、老黨員在他的感染下,紛紛加入“毛哥志愿服務隊”。截至目前,隊員已發展至20多人。他們以“匯聚力量,無私奉獻”作為宗旨,積極參與社區治理、鄰里互助等10余項公益項目,成為社區一道永不褪色的亮麗風景。
“毛哥從日常小事瑣事上著手,切切實實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毙麓辽鐓^黨委書記宋文燦說,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在做好事。呂宗運的熱心細致,為幸福社區的建設不斷加油助力,已成為社區工作人員學習的榜樣。
“多為別人服務是件挺好的事兒?!睂τ诖蠹业馁澰S,呂宗運覺得,作為一名老黨員,為群眾做一點事情,非常自然,理所應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俺梦疫€有力氣,希望可以為大家多做點事情,我心里也覺得舒坦?!眳巫谶\說,雖已漸漸老去,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像晚霞般燦爛,用一顆純粹的為民服務的心,繼續去溫暖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