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縣萬福鎮劉樓村多措并舉,推進鄉村治理能力建設。該村建立文化大禮堂,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從簡辦理紅白事。成立多個村民自治組織,實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加強“數字鄉村”建設,加快實現數字化、信息化步伐,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建立文化大禮堂,宣傳教育有陣地。為了推進農民素質教育常態化,劉樓村在全鎮第一個建立了文化大禮堂,制定新型農民培訓計劃,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破舊俗,立新風,尤其是抵制紅白事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把節約的資金用在發展經濟、增收致富項目上。今年以來,該村有9戶村民簡辦紅白事,節約資金8萬多元。與此同時,該村還利用文化大禮堂開展農業科技、文明實踐等方面的宣教活動,增強群眾的致富能力和提升道德水平。舉辦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活躍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劉樓更具發展活力和動力。
村民組織作用大,服務群眾功能強。在鄉村治理中,劉樓村結合村情民情,走群眾路線,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在村黨組織的協調指導下,該村分別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協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并制定了協會章程,在村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開展群眾工作。這些協會成員由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家族長老、退休干部等人員組成,在村里有一定的威望和群眾的信任度,他們辦事公道,得到群眾的認可,因此,工作開展順利。就拿村民議事會來說吧,他們能夠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呼聲,為群眾代言,向村兩委提交村民需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公共服務事項,解決了垃圾處理、文化小角園建設等問題,提升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數字鄉村進農家,鄉村振興信息化。劉樓村著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讓數字化、信息化為農業產供銷一體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建立了農產品產銷信息平臺、直播帶貨平臺,促進了良種和技術的引進推廣,拓寬了劉樓村的農場品銷售渠道,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
通訊員 王春娟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