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份以來,懷遠縣包集鎮3000多畝艾草喜獲豐收,在鎮村主要道路沿線、溝坡塘邊、村莊房前屋后,濃密的艾草長勢旺盛,已進入今年的第一茬收割期。鎮黨委政府組織全鎮28個村集中采收第一茬艾草成品。據了解,艾草一年可采收四茬,第一茬畝均1500公斤,經濟效益達1000元左右。目前,包集鎮掘出了今年艾草豐產豐收的“第一桶金”。
艾草是包集鎮的新興產業,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包集鎮探索出了依托艾草種植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經濟收入的有效途徑。艾草適應性強,管理粗放,生長快,回報率高,一年種植,可連續采收12年以上,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特征。更重要的是艾草具有對臟亂差環境的覆蓋性和替代性,是改善人居環境的革命性舉措。
為了推廣和普及艾草種植,包集鎮多管齊下,打造艾草產業。研究制定《關于推進艾草小鎮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包集鎮艾草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力爭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產業鏈。采取扶持措施,爭取項目和資金,實施艾草產業發展示范村建設,爭取項目資金400萬元,支持8個村全力推進艾草種植。通過宣傳、引導,動員群眾利用房前屋后閑置土地、林下地發展艾草種植。各村紛紛為群眾種植艾草提供便利條件,包括無償整地、無償供應幼苗、統一回購艾草產品等,調動了群眾種植艾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干部“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小集村黨組織書記崔玉龍牽頭建立了艾草種植基地,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果帶動群眾推進艾草產業的快速發展。創辦艾草加工廠,落實訂單農業,依托全鎮艾草資源優勢,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大量回收艾草,研發艾草多品種、多性能產品,目前已生產出10多種艾枕、艾被、艾柱(驅蚊)保健用品和茶飲等食品,呈現出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舉辦階段性艾草生產觀摩會,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把艾草產業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目前,包集鎮正在落實今年的艾草種植計劃,行將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艾草產業發展成果。(趙銀 王緒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