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中國旅游日
癸丑之三月晦
自寧海出西門
云散日朗
人意山光
俱有喜態
出自《徐霞客游記》開篇《游天臺山記》。公元1613年5月19日是首篇開篇的日子,這也是“中國旅游日”的由來。
徐霞客旅行線路圖
徐霞客(1586-1641)
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明朝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的作者,被稱為"千古奇人"。
“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是他的志向。他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 。“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并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歷時34年,游覽名山大川,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考察撰成6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開辟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游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而徐霞客本人也成為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游圣”。
感悟中華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
中國旅游日,每年的5月19日,非法定節假日。
2011年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中國正式設立國家旅游日,時間確定為5月19日,這個日子,就是《徐霞客游記》的開篇日。
5月19日又是一年當中最適合旅游出行的時間段,適于全民外出旅游休閑;有利于培養國民旅游休閑意識,鼓勵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旅游活動,提升國民生活質量,推動旅游業發展。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概念,旅游業被置于“五大幸福產業”之首。
2021年,旅游被列為國民消費的三駕馬車之一。
2022年,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到“旅游強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旅游業的地位由幸福產業、消費三駕馬車上升至強國建設地位。
2023年“5·19中國旅游日”將以“美好中國,幸福旅程”為主題,以“深入推動大眾旅游、探索發展綠色旅游、加快培育智慧旅游、積極倡導文明旅游、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為核心目標,在整個5月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以“主題月、主題周、主題日”的形式開展一系列宣傳推廣活動,以進一步提振旅游從業者信心,激發旅游市場消費潛力,促進文化和旅游市場快速恢復和發展。
“旅”
變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繪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旅游場景:一面旗幟引領下的一隊游人正秩序井然、興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這有著強烈的具象化意義和象征,突顯了“中國旅游日”的主旨與核心,引導鼓勵民眾積極參與旅游,體現了“中國旅游日”的號召力、影響力。同時,變形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這組數字,進一步強調了“中國旅游日”的日期,讓“中國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蚌埠,禹會諸侯地,淮畔明珠城,是一片有著厚重歷史人文底蘊的沃土。
無論是深藏地下七千年的雙墩陶面人像,還是歡騰起舞的花鼓燈,時時都在閃耀著歷史的光輝。當津浦鐵路線上的火車從淮河鐵路橋轟鳴馳過,淮河岸邊迅速崛起,成為一座新型城市。
聽聞不如經歷,向往不如出發
那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龍子湖風景區中國南北分界線
中國南北分界標志雕塑,由韓美林大師創作,高達39.9米,重量為100噸。它偉岸挺拔,直值天際。中部八根鋼管,藍色四根指向北方,象征北方氣候寒冷;紅色四根指向南方,象征南方溫暖;中間一顆青銅珍珠,表示蚌埠地處南北之間,集天南地北靈氣于一體。
頂部騰龍與龍子湖傳說契合,底部是我國民族特有的四個神獸,東為青龍、西為白虎、南為朱雀、北為玄武,是古代鎮守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守護神。
當噴泉開放的時候,這四方神獸,更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除了中國南北分界標志外
在這4A級景區內
其他景觀也讓游人著迷
前往游船碼頭
乘船欣賞龍子湖兩岸風景
讓我們享受龍子湖遼闊的水域
盡享“龍興之地”的美景
泛舟湖上
造型別致的巨石
錯落有致地安放在沙灘
和公園各個角落
營造出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張公山風景區
張公山風景區位于蚌埠市禹會區,總占地面積110.6公頃,其中陸地面積56.6公頃,山頂海拔71.2米,山水相映,景色秀麗,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十分優越,2009年被評為全國4A級綜合性風景區。
張公山公園南入口景觀區是“珠蚌迎賓”的雕塑,借鑒了蚌埠“珍珠城”的美譽。望淮塔景觀是蚌埠市標志性建筑之一,塔高35.33米,七層八角,建筑面積820平方米,登塔可鳥瞰珠城全貌,觀淮河兩岸風景。與張公山緊緊相連的張公島占地面積9萬多平方米,島上林間野趣與科普植物,融為一體;奇石水岸與青山塔影,交相輝映,已經成為張公山景區的“生態之舟”。
涂山風景區
這里是大禹劈山導淮
禹會諸侯之地
并娶涂山氏為妻
于此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
望夫石,相傳,大禹治水南下,一別十三年不歸。涂山氏女每日眺望南方,盼夫歸來,望穿秋水,不見禹歸,朝思暮想,精誠所至,化為巨石。
景區以禹王宮為中心,有無量殿、啟母石、系馬石、臥仙石、臺桑、圣泉等30多處景點。其中,禹王宮是祭祀禹與啟母涂山氏女的廟宇。院內的千年銀杏樹相傳也為大禹與涂山氏女成親時親手種植。
若你有幸在大雨之后登涂山
可前往啟母澗
山泉飛瀑美如畫
這景色平日里難得一見
只有下過雨
才能有幸觀得此景
涂山風景區啟母澗
入口海拔104米
終點海拔305米
直線長度約520米
一路泉水叮咚
共計1314個臺階
白乳泉風景區
盛世白乳泉品茗
千年大圣寺祈福
百年石榴果采摘
宋代詩人蘇東坡與其二子來此游覽,見泉水奇特譽為“天下第七泉”,并留下《游涂山荊山記所見》詩。1987年當代著名書法家林散之先生又題寫了“天下第七泉”,讓白乳泉這一千年景區愈加生輝。
在白乳泉景區
還栽培了大量的石榴
懷遠石榴久負盛名
栽植歷史久遠
四百多歲瀕危古樹
也在今年發了新芽
棲巖寺
歷史古剎棲巖寺
相傳始建于漢代
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北倚長淮,山門南開
西傍龍子湖,東眺鳳陽山
優越的地理位置讓它成為
身處龍鳳吉祥的寶地
棲巖寺中有“三寶”第一寶古剎石窟第二寶則是已經倒塌的八寶如來塔第三寶是石窟西側的千年銀杏樹
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
位于我市淮上區的
曹老集、梅橋兩鄉鎮的交界處
距主城區5公里,總面積800公頃
濕地總面積為597.06公頃
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74.63%
是淮河流域濕地中
保存較好的一塊自然濕地
近年來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
記錄到的鳥類種群和數量不斷增加
這里是蚌埠市的城市綠肺
也是”鳥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