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陳瑤
想要獲得更舒適、松弛的旅行體驗,反向旅游興起,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把想要到達的“遠方”交付給“小地方”。OTA平臺數據顯示,“五一”假期中,一二線城市的旅游訂單同比增速小于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又小于縣域市場?!靶】h城跑贏大都市”成為旅游市場一大亮點,“走!到縣里去旅游”就這么熱起來了。
隨著蚌埠這座寶藏城市在全國文旅市場嶄露頭角,今年春季以來,很多人將旅行目的地鎖定“蚌埠”及“蚌埠”的三個縣城。原先靜謐、安逸的縣城變得熱鬧喧嘩,成為社交媒體的“網紅”打卡地。
剛剛結束的固鎮第二屆櫻花季活動,一場為期近一個月的春日之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賞櫻游玩,樂享春光。
融媒體記者 尤靖文 攝
在懷遠,欣賞最原汁原味的東方芭蕾花鼓燈;在五河,擼起袖子品嘗香飄四溢的沱湖小龍蝦;在固鎮,身穿漢服穿行在谷陽城遺址公園領略楚漢遺風……一系列的新場景、新玩法,讓縣域游正在爆發耀眼的活力與無限的潛力。
想留住游客 要做活地域文化
5月6日,在濱淮濕地公園東廣場,懷遠縣第三十三屆花鼓燈藝術節暨2024年文化旅游美食季舉行啟動儀式。熱情好客的懷遠人民,懷著喜悅的心情,喜迎遠道而來四面八方的賓客。當日,節目尚未開始,活動現場即被圍得水泄不通。開場的音樂響徹渦河兩岸,濱淮濕地公園東廣場立刻變成歡樂的海洋。
火爆的客流帶來的“潑天富貴”,接住的第一波人就是小微商家?!啊逡弧倨诰o接著就是花鼓燈藝術節,這段時間人都霧掉了,店里的營業額比平時翻了三倍不止?!碑數氐蔫F鍋燉老板陳懷朋的感受非常直接,縣里的文旅系列活動給商家帶來了流量,店門前經常停著一排外地牌號的車,店里的客人也是五湖四海的口音,這熱熱鬧鬧的煙火氣實在讓人覺得日子有奔頭。
“縣域旅游不只是簡單的鄉村游或農家樂,性價比高只是它的優勢之一,但絕不能只有性價比,它是對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與展示,是對地方資源的全新定位和高效利用。我們做了很多鋪墊,觀眾買了賬,才回應給我們滿場的掌聲?!睉堰h縣文旅局副局長潘濤提到這些“鋪墊”時認為,眼下,縣域文旅發展的關鍵變量就是最鮮活的本土文化,要將這一變量做成增量,才有贏面。
當地文旅部門早已圍繞關鍵“變量”進行層層鋪墊,這其中包括“送戲進萬村”,送戲進景區、商業街區、公園和養老院等,由老百姓自己“點戲”、點演員,并且場場開通線上直播。另外,當地文旅部門還組建懷遠文旅最美推介官隊伍,跟進熱搜點,拍攝引流視頻,今年春季,當地成功引爆懷遠三中薔薇花墻熱點,抖音視頻播放量超3000萬,“薔薇花拍照姿勢大全”登上熱榜,同城播放達400萬。
懷遠花鼓燈攝影展、大禹文化展演、紅色文化精品展、夜光文旅等多個文旅商子項目同步推進,還以政商合作,形成展區搭建、參展商參與、推介官培訓等新運行模式,讓“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形成了閉環,變量都成了增量,人人都是參與者、受益者,人人都更愿意為當地文旅發展添磚加瓦。
想變現流量 要開發特色資源
今年3月,五河縣沱湖鄉沱湖村入選2024全國秋季“村晚”示范展示點名單。
4月29日上午,2024五河縣第二屆文化旅游美食季開幕式暨五河縣第二屆龍蝦美食節在五河縣沱湖鄉大崗村開幕。除了美味的龍蝦,本屆龍蝦美食節還設置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釣龍蝦、扒龍蝦、吃龍蝦大賽等互動環節讓游客們沉浸式感受水鄉魅力。
守著“沱湖”這個寶庫,五河以此為中心,在文旅領域不斷發力,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宣傳、發聲,成功引流。
“拍照打卡勝地”“賞櫻絕佳地”“霸王別姬凄美愛情”……今年,固鎮憑借這些標簽在社交媒體上吸引了不少流量,成了許多年輕人熱衷的出游地之一。
剛剛結束的固鎮第二屆櫻花季活動,一場為期近一個月的春日之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賞櫻游玩,樂享春光。櫻花季期間,固鎮共接待游客4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1.6億元。
“第一步一定要一炮打響,必須開個好頭。我們和蚌埠日報合作,不但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而且迅速成了網絡熱點,搶占了網絡流量,讓形象深入人心?!惫替偪h文化旅游局分管負責人邱晨光說,當地政府通過與強勢主流媒體的合作,充分利用、挖掘自身資源,打出了一套引入“流量”擴大“聲量”的“組合拳”,擴大了縣域在主流輿論場的影響力、輻射力。
縣域旅游“被看見”只是走出的第一步?!俺鋈Α辈皇墙Y果,而是剛開始。
在邱晨光看來,一座縣城,要把特色這張牌打好,不應只停留在外觀、名稱、包裝等淺表層面,也不只是建幾條仿古街、弄幾個主題公園即可,而應立足自己獨特的資源稟賦,把特色做精做細,由內而外進行全方位提升。如果固鎮能把楚漢文化這張牌打好,帶來的不僅是旅游業、服務業的蓬勃發展,軟實力也能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新機會,從而帶動地方經濟“馬達”響不停。
當然,從目前的供需角度來看,縣域旅游發展還存在諸多制約因素,比如局部交通建設相對滯后、配套設施不全、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但只要當地政府部門不回避問題,而是以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最終可能還會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比如,為了解決當地景點通達能力較弱的問題,方便市民游客出行,固鎮縣委、縣政府完成G344(固蚌高速-蚌固一級公路段)改建工程,對S101蚌固一級公路進行路面修復。一條條高質量公路的建成通車,不僅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而且還把固鎮的一個個打卡點連成了片,實現了資源的整體升級。
想接住“富貴” 要加快跨界融合
《全國縣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2022年,旅游總收入超百億元且接待游客總人數超千萬的旅游大縣只有79個。旅游收入低于30億元的縣域占納入統計的縣域總數的65.86%。顯然,縣域旅游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更為下沉的區域市場,縣域游、鄉村游迅速升溫,而伴隨著“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縣域經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積極探索縣域文旅產業與多行業跨界融合發展、協同發展模式,并以縣域為主要陣地,打造“文旅新縣域”品牌的“大文旅”時代已經來臨。如何抓住這波紅利、接住“富貴”,是文旅產業發展繞不開的話題。
安徽財經大學文學院新聞系教師李莉認為,縣域文旅要出圈,既需善用短視頻平臺塑造縣域IP,將小城故事說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也要懂得社交媒體的傳播規律,吸引網友自發分享、傳播,使人們來之前“心向往之”,來之后“相見恨晚”。
市委黨校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進認為,城市乃至縣域文旅的走紅,一定是來自高性價比的文旅消費品與服務內容,要結合實地資源挖掘“寶藏”“冷門”“隱藏”等與眾不同的旅游產品,讓旅游匹配現代年輕人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
每個城市都是“天賦異稟”。蚌埠市正搶抓文旅行業大發展的時代機遇,積極構建文旅發展市縣聯動大格局,同時也順應“大文旅”市場的下沉趨勢,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如市文體旅局產業科負責人賈伯劍認為,蚌埠的縣域游正在摸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要善做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景觀和體驗,讓地域能出圈、鄉村多迎客,線上熱度不減,線下留量不斷,蹚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