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陳 昂 通訊員 孟婧雅 文/圖
懷遠縣常墳鎮集東小學傳來清脆稚嫩的童聲合唱,這是蚌埠火車站“青春Young學社”宣講團00后成員侯成雙,以“音樂思政+”模式為學生們帶來的《歌聲嘹亮向未來》少先隊思政課;
隔壁教室,市博物館青年講師沈夢潔向同學們展示鎮館之寶——鏤空春秋龍耳銅罍模型,這已是今年“博·學計劃——《蚌埠時空之旅》小課堂”第六講;
校圖書室,百本嶄新《少年博覽》愛心贈書整齊擺放,一旁,書法講師張勤友結合書法實操與拓印制作,對漢字起源與書法進行講解;
……
連日來,上鐵青年講師團隊精心編排的音舞說唱“安全第一課”,市博物館優秀講解員的“博·學計劃”講座,市圖書館老師根據熱門借閱書籍設計的“悅讀沙龍”,市青年聯合會的手工課、音樂課、朗誦課,安徽科技學院科技助農小分隊的“知‘稻’新農人”農學科普等,在當地渦北小學和集東小學輪番上演。
志愿者輔導孩子學習
“培養鄉村孩子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樹立他們的文化自信,美育教育尤為重要?!奔瘱|小學教師張雷感慨道。
近年來,,蚌埠火車站團委、共青團蚌埠市委、市博物館結合各自優勢資源,對“青春Young學社”講師隊伍、“情暖童心·流動少年宮”工作品牌和“博·學計劃——傳統文化通識”講座內容進一步融合,打造出集“你好,紅領巾”思政教育、心理健康關愛、音體美課程、傳統文化導讀等內容于一體的“七彩未來”愛心支教工作品牌,9名來自蚌埠火車站團委的“青春Young學社”青年講師與上述小學不同年級的學生及村里部分留守兒童結對,成為紅領巾校外輔導員。
與此同時,蚌埠火車站團委還對韓廟村進行“扶業”“扶智”,組建上鐵青年文創先鋒團隊,設計出繪有田園綠意、農人耕作、原野豐收、高鐵飛馳畫面的真空包裝袋,幫助這個村注冊“豐來韓鄉”商標和相關商品,拓寬銷路。另外,實地調研部分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后,新置課桌椅、校內LED大屏、乒乓球桌、空調、宣傳欄等,并改造籃球場、足球場、滑梯等運動場地以及建設“守望兒童鐵路之家”。
蚌埠火車站團委副書記丁傲塵表示,通過這樣的跨部門協作模式,不僅為農村學校提供標準教育課程,而且還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創新教育模式,促其全面發展,實現教育資源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