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獲得感”是城市文明創建的試金石。禹會區朝陽街道紅旗里社區秉持著“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的社區治理理念,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目標,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共創美麗家園。
黨員“亮身份”,先鋒“辦實事”
紅旗里社區堅持以黨建帶創建,通過主題黨日、聯組學習、專題學習等形式,將創建抓在經常、融入日常,不斷打造思想宣傳陣地,繃緊文明創建“責任弦”。聚焦環境衛生、公共秩序、規范管理等民生問題,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凝聚社會力量,鼓勵黨員帶頭“亮身份、踐承諾”,以點帶面,帶動更多居民發揮各自優勢,想參與、肯參與到常態化治理、創建中來。堅持以黨建促共建,積極聯合轄區內共建黨組織,共同開展“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在切實解決居民“急難愁盼”事的同時,也為社區注入多元活力,持續推動文明城區創建工作走深走實,讓居民群眾在宜居的美麗家園中提升獲得感、享受幸福感、強化歸屬感。
尋找“合伙人”,擴大“朋友圈”
紅旗里社區始終堅持以居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不斷拓展“文明朋友圈”,廣泛吸納多元主體力量加入創建“合伙人”隊伍,共同開展創建活動。以“五經普”的開展為契機,針對轄區企業、商鋪,多次展開實地調研、意見收集,并依托黨建聯建,積極為路段商鋪架起參與社區治理的“橋梁”,打造出以“共同營造街社環境、共同治理街區問題、共同維護街區環境、共同提升街社文化”為目標的社區治理新模式;廣泛吸納轄區優秀青年力量、激發青年參與基層治理活力,通過““1+N”組團模式(1個團組織+N個青年團員志愿者),圍繞文明創建任務,開展“青暖夕陽”“垃圾分類進社區”、安全知識培訓、反詐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
環境“長久治”,展現“新面貌”
社區下轄老舊小區多、設備陳舊,其造成的環境衛生和管理問題一直是社區治理難點、堵點。小區內非機動車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的現象越來越多,不僅讓街區環境“大打折扣”,更是給周邊居民的日常出行和人身安全埋下了安全隱患。紅旗里社區通過構建多元立體的議事會陣地,關注、協商、解決社區居民的普遍性需求。積極協同物業、志愿者開展非機動車擺放、禁止飛線充電行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小區內亮出“新”顏值。那么,如何長效維護街區環境?紅旗里社區多次組織居民代表,搭建他們參與社區治理的平臺,激發他們作為街社“主人翁”的意識,發動他們帶頭自查自糾,自覺參與街區環境衛生、市容秩序的維護工作,自覺做好“門前三包”工作。
接下來,紅旗里社區將持續鞏固提升文明創建成果,提升社區人居環境,增強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凝聚文明共識,匯聚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