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楊露露
人間四月,春意正濃。珠城大地,處處“風”“光”無限,綠色發展的新質生產力涌動。
在皖北水鄉,一臺臺大風車佇立丘陵地帶,風車轉動,源源不斷輸送綠色能源;
走進林洋光伏生產車間,借助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僅需16秒就能完成一個組件層壓封裝前的疊層作業;
夜幕低垂,地標建筑蚌埠體育中心熠熠閃耀,其屋頂裝置的3444塊光伏發電玻璃,發電量可以滿足場館內所有的照明、消防用電,遍布全市的應用場景,正打造城市“綠色發電廠”……
新能源產業是國家重點培育的戰略性和先導新興產業,是安徽省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聚地的重點產業。從全球來看,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以光伏和儲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主力,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
向“新”發力,向“綠”而行。去年以來,蚌埠聚焦新能源發電、光伏產業、鋰電池產業、生物基材料產業重點領域及“關鍵”環節,突出“雙招雙引、培育壯大”兩大路徑,推動產業加速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出量質齊升、活力增強的發展態勢。
??厝?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臺臺設備全速運轉,各道工序銜接有條不紊。 融媒體記者 劉晨 攝
下好“先手棋”,創新引領,打造新能源“產業矩陣”
4月2日,日產1000噸太陽能裝備用輕質高透面板的蚌埠德力光能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項目窯爐成功點火,標志著德力玻璃集團在高新區布局的太陽能裝備用輕質高透面板項目正式投產,這也是德力集團進軍光伏玻璃板塊落下的關鍵一子。
“新能源產業在未來大有可為?!痹诎霾旱铝饽懿牧嫌邢薰径麻L胡軍看來,蚌埠便捷的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及營商環境,具有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資源優勢。經過一番思考,胡軍毅然將公司發展方向轉向新能源領域。
一大批德力光能這樣的高科技企業涌現,成為蚌埠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生動注腳。
創新材料,賦能未來。去年11月,第四屆中國光電材料大會在蚌埠召開,“中國玻璃谷”正式揭牌。匯聚全國最優秀的玻璃企業、最頂尖的玻璃人才、最前沿的玻璃技術,蚌埠正瞄準打造國際先進、國內領先,集科技研發、生產制造、人才引培于一體的玻璃新材料產業基地,為安徽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光生電,要把大自然賦予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光伏電池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關鍵,效率能有多高?蚌埠給出了答案——
在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化生產線上,經過鍍膜、濺射、加熱、封裝等工序,一塊塊太陽能電池組件被生產出來,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組件實現20.3%的光電轉換效率,又一次刷新世界紀錄。
蚌埠體育中心屋頂裝置的3444塊光伏發電玻璃,發電量可以滿足場館內所有的照明、消防用電。 融媒體首席記者 陳昂 攝
作為安徽省首批光伏建筑應用試點城市,蚌埠大力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并集聚科研機構和相關企業力量,著力打造了一批光伏和新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場景,讓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聚鏈成勢。2023年,全市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已投產企業178家、產值達370.8億元。
在新型顯示領域,我市充分發揮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的引領作用,建成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其在國內率先研發的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和穩定量產的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觸控玻璃,在國際市場上展現了蚌埠制造的強大實力。
聚焦光伏、新材料等新能源產業發展,一批重點企業持續發展。凱盛玻璃建成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0M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打破國外壟斷,成為全球首個光電轉換效率突破20%的薄膜光伏組件。盛世新材料年產4500萬平方米高透特種封裝材料項目建立了世界最大智能連線太陽能光伏電池封裝材料生產線,每年可增加產能4500萬平方米,新增年產值12億元。??厝螁稳赵偖a量已突破18.9萬平方米,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入選2023年國家級綠色工廠。寶馨科技投資建設的18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相關產品高端制造項目已開工入庫,成為我省首家規?;a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的企業。
用好“全鏈條”,聚鏈成勢,構筑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不夠賣,只能以產定銷。”守著7座秸稈收儲中心的程乃尚發現,讓人頭疼的秸稈,不僅身價飆升,還成了搶手貨。
每年夏秋時節,一車車滿載著黃澄澄秸稈的大卡車從田間直奔固鎮豐原生物制造產業基地,它們將在這里開啟變身之旅。
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杰介紹,經過二十年的持續科技攻關,豐原集團實現了秸稈原料到混合糖到聚乳酸至下游應用到聯產黃腐酸有機肥等產業鏈集群發展,延伸出塑料加工、紡織、工業及家用裝飾材料、生物化學品、生物燃料、生物肥料等六大產業集群,秸稈造萬物成為現實。
這是一根秸稈背后的鏈式思維,也是發展綠色生產力的生動實踐。在生物基產業方面,已初步形成“秸稈—生態板材”“秸稈—飼料—畜禽糞便—肥料”“秸稈—聚乳酸—聚乳酸纖維—包裝材料”等循環產業鏈條。
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促成價值鏈之“進”,也鞏固了產業鏈之“穩”。堅持“鍛長板”與“補短板”相結合,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我市通堵點、補斷點、填空白,使鏈上企業互補發展、同頻共振。
“成鏈集群是推動高端制造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培育區域經濟新優勢的內在要求?!笔薪洕托畔⒒重撠熑吮硎?。
當前,安徽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產業正在展現強勁的新動能。作為國家級科技創新城市,我市聚力延鏈補鏈強鏈,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企業培育力度,正加速在車用傳感器、車載顯示、新能源電池等領域實現突破。
在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種被稱為鋰電池安全“保護神”的勃姆石鋰電池用無機非金屬涂覆材料市場需求激增,成為全球鋰電池用勃姆石的主力供應商。根據客戶需求,企業持續推動產品的更新迭代,通過精確控制中位粒徑,已成功研發出超薄涂覆材料,并已實現量產。
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正呈現集群發展態勢,構筑起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在新能源發電領域,形成“生活垃圾—發電”“農林生物質—發電”等多條循環產業鏈條;光伏領域形成以“硅砂加工—光伏玻璃、背板、電池片、EVA膠膜—電池組件—光伏電站”為主線的產業發展鏈條;鋰電池領域形成以“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芯—動力和儲能電池制造、電池管理系統—廢舊電池回收”為主線的產業發展鏈條……一條條產業鏈在不斷延長變強,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擴大“朋友圈”,雙招雙引,全方位優化產業生態
“一個地方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區域競爭實際上是營商環境的大比拼,因此,營商環境怎么抓、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春節假期過后,市委書記黃曉武在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推深“雙招雙引”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向全市上下發出了“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沖刺”的動員令。
春節期間是各地在外企業家、知名人士返鄉探親訪友的重要時期,也是招商引資工作的關鍵節點。蚌埠抓住時機,組織召開蚌埠籍企業家代表、商會會長新春懇談會,把春節變成“招商節”。市長馬軍認真聽取20多位企業家的意見建議,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扎實的行動、更加嚴實的作風,著力提升服務效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奮力推動來蚌企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
集群發展,需要企業托舉,如何招引企業?2021年,“雙招雙引”成了蚌埠的“第一戰術”。招商講求精準,為此,我市把“雙招雙引”“項目建設”作為第一戰術,聚焦新能源、新型顯示、智能傳感、生物化工、汽車零部件五大產業集群,大力推進基金招商、平臺招商、產業鏈招商,全方位優化產業生態,為工業強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今年以來,市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工作組聚焦先進儲能、氫能等領域,以光伏和鋰電池為重點,全面梳理繪制光伏電池片及組件、鋰電池正負極材料等關鍵環節招商圖譜,組建專業招商隊伍,開展精準招商,聯合省專班赴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開展招商引資20余次。省“雙招雙引”綜合調度平臺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4年2月份我市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簽約、開工、投產的項目94個,總投資額693.776億元。
“從項目立項到企業投產、入庫,‘兩為’服務隊員為項目‘量身定制’審批流程,印發告知單,讓企業對要辦什么事、事情怎么辦、材料備什么、表單如何填,都了然于胸?!睘榇耍不涨Ш叫履茉从邢薰靖笨偨浝硎┫驏|深有感觸地說,從2015年落戶園區以來,龍子湖區給予了全程的周到服務,也堅定了企業在蚌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目前二期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一流營商環境的建設,對標建立“蚌埠民聲”平臺,第一時間回應企業訴求,推動經營主體訴求“清單+閉環”解決;創新開展“親清有約周五見”,建立“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制度”,常態化開展企業訴求現場辦公活動,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收集意見建議;召開多輪金融座談會,結合“人才蚌埠行”多次到高校開展宣講等,全力保障金融、土地、用工等要素資源。目前,全市各類經營主體達40多萬戶,其中企業98729戶,分別增長11.08%、10.29%,均創歷史新高。
今年初,《蚌埠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條例瞄準營商環境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法治保障,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新動能。
闖市場,企業不遺余力;拼經濟,干部主動靠前——
固鎮縣堅持聚焦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研發、制造、應用等關鍵環節,全力服務企業、培育企業、做強企業,以新能源產業擴量提質為目標,以提升產業層級為重點,以優化產業結構為牽引,以構建產業生態為保障,加快建設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制造業集群。
在龍子湖區,蚌埠高鐵工貿園區管委會強化部門聯動,深化“一改兩為”改革,秉持“像服務居民一樣服務企業”的理念,提供幫辦代辦服務,打造企業快速發展的新生態。截至2023年11月底,共為31個項目提供幫辦代辦服務事項116件,壓縮承諾時限11個工作日。
“發展新質生產的落腳點,既要實現產業集聚,又要堅守綠色底色?!笔行履茉春凸澞墉h保產業工作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整合現有資源,全面繪制產業鏈圖譜和“雙招雙引”施工圖,按圖索驥,專班推進,重點培育先發優勢產業,積極招引國內外龍頭骨干企業,擴大產業集群,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吸引更多的產業鏈節點企業在蚌落地,促進產業鏈上下游集聚,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