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懷遠縣包集鎮黨委政府組織開展2024年第一季度人居環境整治和集體經濟發展觀摩行動,鎮黨委、政府、人大班子成員,包村干部和全鎮28個村的黨組織書記參觀觀摩行動。此次觀摩抽檢8個村,穿越連接包集全境的3條主干線,主要是檢驗8個村在人居環境整治和集體經濟發展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綜合分析研判,明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通過觀摩學習,力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集體經濟發展是包集鎮一項行之有效的工作助推形式,具有推廣先進經驗、對比工作差距、找準工作定位、理清工作思路、奮力爭先進位的積極意義。這次觀摩的8個村分別是西樓、橋口、梁王、高皇、薛場、路圩、雙河、火廟,還有艾草加工廠。這些村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集體經濟發展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西樓村今年以來,動手早,行動快,組織和動員群眾在全村主次干道上全部栽種了艾草,打造艾草綠化帶。橋口村持續不斷地鼓勵和支持群眾利用住宅周邊空閑地、林下地、邊角地種植艾草,讓艾草綠成為村莊的主色調,徹底改變昔日臟亂差的環境狀況。高皇村利用回收的集體土地種植艾草,已經形成了多處連片種植基地,實現了人居環整治提升和集體經濟發展的雙重效益。雙河村的杏樹大道和林艾相間的生態公園滿目蒼翠,景色宜人,一片盎然春意,環境整治提升讓雙河村越來越美。路圩村消滅黑臭水體,填埋一處廢水塘,并種上了艾草。薛場村見縫穿針,在新206國道薛場段側翼開發坡地種植艾草,最大限度地擴大艾草種植空間?;饛R村主要是利用“四旁”開展艾草種植,既在路邊、溝邊、塘邊、樹邊不斷推進和延伸艾草種植。其中的紫薇艾草大道已經成為環境整治的一大亮點。
在集體經濟發展中,各村出實招,見真章。橋口村出租合并后的橋口小學校舍,與企業對接,引進粉絲加工廠,不僅增加了集體經濟收益,更帶動了當地紅薯產業的發展。梁王村通過流轉土地建立蔬菜大棚,發展高效農業。西樓村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流轉土地發展優質糧食生產。這些都為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觀摩結束后,鎮黨委政府召開了總結部署會。會議就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和集體經濟發展分別進行了重點安排。
會議要求,各村要以艾草種植為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以自然莊為單位,推進艾草種植,從4月18日開始,到5月18日,實施一個月的艾草種植攻堅期。要在主次干道形成艾草種植的蓬勃態勢,尤其要在包王路、包高路等主要道路沿線,實施艾草種植和環境治理特別行動。4月27日的艾草馬拉松賽即將到來,要讓參賽隊員們對包集艾草有一個直觀地認知,讓包高路賽道成為展示包集形象的最美窗口。
會議要求在集體經濟發展中要落實五項工作舉措,一是收回集體土地,為集體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二是實施土地流轉,建立集體經濟發展缽體。三是盤活資產資源,拓展集體經濟發展空間。四是實施特色產業帶動,制定“一村一品”發展策略,讓集體經濟在產業發展中做大做強。五是依托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和公司,實現黨組織和農民雙向奔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集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