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發布客戶端訊(融媒體記者 李揚)4月16日下午,全市民生工作大會召開。市委書記黃曉武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馬軍主持會議,市領導倪建勝、楊森、郭鵬、張曉靜、馬天奇、郭家滿、葛銳出席。
會議解讀了《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關于健全完善“民聲呼應”工作體系更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意見》和《2024年50項民生實事實施方案》。
黃曉武在講話中指出,悠悠萬事,民生為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生工作,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為我們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來,市委始終堅持把守好民心作為最大的政治,以造福人民作為最大的政績,大力實施暖民心行動,切實辦好民生實事,讓群眾看到了變化、見到了成效、得到了實惠。特別是去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把民聲呼應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頂格推進,創建覆蓋市縣的民生工作體系,推動問題搜集范圍更加全面,重點領域整改成效明顯,民生工作機制更加順暢。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民生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短板弱項,必須高度重視、立行立改、舉一反三,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黃曉武強調,要牢固樹立“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的政績觀念,深刻認識抓好民生工作、解決群眾訴求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是彰顯城市良好形象的有力舉措,切實增強做好民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黃曉武指出,要不斷完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平臺體系,進一步暢通反映渠道,加強數字賦能,著力打造解決民生問題長效機制“升級版”,用力用情解決群眾反映的訴求。要合理配置資源,強化平臺整合,打通各平臺之間的信息壁壘和數據關口,逐步實現“互聯互通”“一網匯集”“一網通辦”,推動群眾訴求“一鍵即通”“一呼即應”。要注重辦理質效,強化閉環管理,做到接訴即辦、快查快處、立行立改,確保問題真解決、群眾真滿意。要著眼常態長效,統籌當下改和長久立,由點及面及時完善政策措施,讓黨委政府干的事精準對接群眾盼的事。
黃曉武強調,要始終保持“念茲在茲、枝葉關情”的為民情懷,推動民生實事提質增效。要聚力提升城鄉居民收入,緊盯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政策,推動供需精準對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要聚力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在學有所教上提質增效,在病有所醫上精準施策,在老有所養上精耕細作,在民有所安上守牢陣地。要聚力提升市民居住品質,聚焦居民剛性需求、保障性住房需求、人才安居需求,穩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推進“難安置”專項治理,進一步提升全市物業服務水平,多層次滿足各類群體住房需求,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黃曉武強調,要大力弘揚“真抓實干、馬上就辦”的優良作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查考核,學習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扎實推進“四個服務”,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擔當確保民生事項落地落實,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努力在民生工作效率和質量上走在全省前列,為打造“三地一區”兩中心、建設“七個強市”和現代化幸福蚌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馬軍在主持會議時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持人民至上,把造福人民作為最大政績,扎實抓好民生工作。要聚焦紓困解難,進一步增強民聲呼應工作的剛性,健全“清單+閉環”“法治+溫情”工作機制,把工作成效體現在問題的解決和矛盾的化解上。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確保任務可量化、措施可落地、資金有保障,以“鐵錘砸鐵釘”的作風確保任務落實,用干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
懷遠縣、固鎮縣、市醫保局作了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