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吳媛媛 通訊員 朱永鑫
蚌埠市是淮河流域軍事重鎮、東部戰區重要交通樞紐,是全省駐軍較多的城市,迄今已蟬聯七屆全國雙擁模范城、九屆全省雙擁模范城,“軍地一家親、軍民魚水情”的雙擁光榮傳統早已厚植在這片熱土中。
2020年以來,我市以創建新一屆全國雙擁模范城為抓手,扎實做好雙擁工作,以更高標準助力部隊強軍建設,以更大力度服務部隊備戰打仗,以更實舉措解決官兵后顧之憂,全市擁軍支前體系更完善、尊崇優待氛圍更濃厚,駐蚌部隊支援地方建設更有力,軍政軍民同心,凝聚起推進強國強軍的珠城力量。
重國防
上下同心掀起雙擁新熱潮
3月18日上午,由市政府、蚌埠軍分區主辦的2024年上半年蚌埠市歡送入伍新兵出征儀式在高鐵蚌埠南站廣場舉行。300余名新兵身穿新軍裝、胸戴光榮花,整齊列隊,接受軍地領導和社會各界群眾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儀式現場,新兵家長紛紛表示,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縱有萬般不舍,但心中依然為孩子參軍入伍感到光榮。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作為一座連續多年的雙擁模范城,熱愛國防、建設國防早已成為蚌埠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雙擁工作,將其作為“一把手”工程抓實抓細抓落地,將雙擁工作納入黨政軍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定期召開市委常委議軍會議、市黨政軍“八一”座談會、市委退役軍人事務領導小組、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等。書記、市長多次對退役軍人和雙擁工作做出批示,并召開專題會議,頂格調度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八連冠”工作。帶頭走訪慰問駐蚌軍事單位,市委、市政府向駐軍團級以上單位贈送慰問品,不斷深化軍地軍民聯系共建。健全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履職盡責考評機制,將雙擁工作納入市黨政機關年度目標任務,建立軍地“雙清單”工作制度,幫助部隊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目前,我市縣、區、鄉鎮和街道,市直部門、大型企業,駐蚌部隊、單位等均成立雙擁領導組織,形成廣覆蓋、多層次雙擁工作網絡和軍政共建、軍民眾創工作局面。
近年來,我市不斷創新國防教育形式、豐富載體、突出特色,著力增強軍民國防意識、弘揚雙擁優良傳統。全市命名44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組建“紅色宣講團”,組織“老兵宣講員”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開展宣講。在“靚淮河”工程、涂山風景區等大型工程項目內建設雙擁主題公園;打造首家市級烈士陵園,逢清明、建軍節和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期間,黨政軍領導帶隊到烈士陵園憑吊烈士,組織60余萬人次參加國防和雙擁教育系列活動。組織開展“最美擁軍人物”“最美退役軍人”百名“好軍嫂”等評選活動,培樹、宣揚年介濤、胡兆倫、高緒貴、王健、張開純和“白發志愿者”服務隊等一批愛國擁軍、愛民奉獻先進典型。
民擁軍
傾心盡力惠軍利兵暖軍心
2022年,經退役軍人事務部審批通過,蚌埠市軍休三所成功申報軍休大學,成為安徽省首批申報成功的軍休大學。為加強軍休干部思想政治引領和精神文化建設,充分發揮軍休干部作用,在原有教學資源基礎上,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積極創辦軍休大學,為軍休干部政治學習、文化生活等提供多方位、立體化的服務支撐。
這是我市傾心傾力、用心用情辦好擁軍實事的例子之一。近年來,我市緊盯部隊現實需求,精準解決官兵急難愁盼問題,努力讓最可愛的人成為最幸福的人。未就業隨軍家屬生活補助標準逐年遞增,近4年地方財政發放補助1301人次、資金947.2萬元。建立全市未就業隨軍家屬求職動態臺賬,定期舉辦隨軍家屬就業專場招聘會,事業單位公開考試設置隨軍家屬專項崗位,隨軍隨調家屬安置率100%。開展“傾情維權解兵憂、助力打贏護軍威”專項行動,建立“軍人家事法律服務中心”,為軍人家庭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稅務部門出臺支持隨軍家屬、復退軍人就業的優惠減免稅政策;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等一律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
我市堅持文化擁軍、科技擁軍、教育擁軍、法律擁軍、醫療擁軍。深入開展“送書進軍營”“科技文獻進軍營”“科普大篷車進軍營”等活動,修訂《蚌埠市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工作實施細則》,頂格推動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工作;建立軍營法律援助工作站,為軍人軍屬辦理委托公證,在部隊掛牌“半日法庭”,常態化帶案進軍營解答官兵們工作生活涉法問題。市定點醫院推行“優撫對象門診”“優撫病房”,優撫對象享受“四優先兩免七減”措施,各縣區對轄區駐軍實行免門診服務。90余家商協會和骨干企業為子弟兵和優撫對象送錢物、送服務、送優惠。
我市強化編制保障,完成轉業軍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安置任務;落實退役軍人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適應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常態化開展退役軍人“政策宣傳月”“就業服務月”等系列活動,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151場次。建立市(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園地17個,組建市級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導師團隊,連續3年舉辦市級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獲國賽三等獎2項,省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2020年以來,我市共發放重點優撫對象各類撫恤補助6.04億元,繳納醫療補助1663.53萬元。義務兵家庭優待金標準比全省標準高6.47%,對赴新疆、西藏等高原地區的義務兵家庭增發1倍。為87282名退役軍人辦理優待證,發布190條優撫對象優待目錄清單。軍休服務持續打造“一所一品牌”,軍休一所“白發志愿者”開展各類志愿活動50余次,軍休二所“紅色宣講團”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宣講50余場,軍休三所“軍休智庫”通過調研活動,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10余篇,刊發《軍休文苑》雜志7期。
軍愛民
軍政軍民團結匯聚合力
在全市上下全面做好擁軍優屬各項工作的同時,廣大駐蚌部隊官兵積極參與我市經濟建設、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應急處突等各項工作,在加快打造“三地一區”兩中心、建設“七個強市”和現代化幸福蚌埠中彰顯擔當,軍政軍民團結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
近年來,蚌埠軍分區系統累計投入100萬元,幫助10個定點幫扶村興建產業、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等。駐蚌部隊6000余人次踴躍參加無償獻血。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汽車士官學校堅持每周組織學員開展常態化學雷鋒活動。駐蚌部隊到梅花山生態園林場等植樹造林2500余畝;選調官兵擔任教員,訓練12萬人次地方中小學和大學新生。蚌埠軍分區和各部隊首長帶頭開展“情牽貧困學子、愛心助學圓夢”活動,與751人次貧困生結對捐資助學。團級以上部隊普遍開放軍史館、榮譽室、武器裝備陳列館,接待10萬余人次進行國防教育。
我市400余個軍民共建對子開展“雙擁在基層”活動,為部隊官兵和優撫對象辦好事、解難題2800余件。駐蚌官兵成立治安聯防小組120多個,經常深入社區、鄉村,幫助維護治安、整治環境、照顧老人等。902醫院、干休所等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到幫扶村開展送醫送藥、巡診治病。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官兵堅持到社區幫助清掃衛生,向社區圖書室贈送書籍1800余冊。海軍士官學校組織官兵深入駐地幼兒園、小學,協助搞好安保。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汽車士官學校學兵六隊連續42年接力照顧張公山山南新村3戶夫婦雙盲家庭。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如今,在蚌埠這片雙擁熱土上,一幅軍地“雙向奔赴”、魚水情濃的新畫卷已徐徐展開,廣大軍民正團結一致、勠力同心,共同建設高標準雙擁模范城,譜寫強軍興軍與地方建設協調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