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基層推薦、公眾代表評議、綜合評定等程序,擬確定陳廣安等14組(16人)為2024年一季度“安徽好人”候選人,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4月15日至17日。
公示期間,如有異議,可通過郵件、電話、信函等方式反映,聯系電話:0551—62609931、62609712(傳真);電子郵箱:ahwcnrgzc@163.com;通訊地址:合肥市中山路1號省行政中心1號樓東480室;郵編:230091。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2024年4月15日
2024年一季度“安徽好人”候選人名單
一、助人為樂類
陳廣安,男,1948年7月生,中共黨員,阜陽市潁東區袁寨鎮北照村村民。2005年-2007年,56歲的陳廣安四處奔走,行程4000多公里,為淮海戰役潁河阻擊戰中犧牲的28位無名烈士收集資料,尋找姓名;2008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個人出資12萬余元修建淮海戰役潁河阻擊戰烈士紀念碑,幫烈士“安家”;十多年來,他一直守護紀念碑園,接待祭掃隊伍和參觀民眾10多萬人次,義務宣講阻擊戰故事達上千場次。曾獲評“阜陽好人”、阜陽市潁東區道德模范等榮譽。
二、見義勇為類
1.謝小虎,男,1989年6月生,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彭圩村人。2023年8月24日上午八點左右,謝小虎路過沫河口鎮一處養魚塘,發現有小轎車栽入塘中,當即跳入塘中救起落水駕駛員,克服重重困難將其救上岸,并幫助清理了口鼻中的異物,在聯系上駕駛員家人并叫了救護車后默默離開。獲評“全國見義勇為勇士”“蚌埠好人”等榮譽。
2.張龍,男,1992年6月生,中共黨員,家住六安市裕安區韓擺渡鎮堰灣村,現在戰略支援部隊某部服役。2023年9月2日晚,正在休假的現役軍人張龍在途經六安市新安大橋時,從距離水面十多米的橋上翻欄躍下,跳入深不見底的河水中,將一落水女子及時救起。危急時刻張龍挺身而出,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獲評2023年第三季度“六安好人”。
3.丁云海,男,1975年11月生,中共黨員,宣城市青年志愿者愛心車隊隊長。2000年7月,丁云海成為一名出租車司機,他熱衷公益,多次協助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是“宣城的士110”隊長;曾在大年三十晚上跳入冰冷刺骨的水里救人,兩入火場救火導致左眼失明。24年來,丁云海投身志愿服務累計服務時長達6萬多小時,曾獲評中國志愿者先進個人、安徽省志愿者先進個人、宣城時代楷模等榮譽。
4.沙金奎,男,1969年2月生,安徽潤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站維護員。2023年3月19日下午,沙金奎陪同兒子一起爬山,在山頂看見對面山上疑似有人跌落懸崖,他立即翻山爬至跌落點附近搜救跌落者,將其背下懸崖放置到附近安全的草坪上,把身上的棉衣脫下來給他保暖,在撥打了報警和急救電話后幫其簡單處理下傷口,等待醫護人員和警察趕到現場方才帶孩子離開。獲評“池州好人”“東至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5.黃和清,男,1966年4月生,黃山市祁門縣鳧峰鎮峰聯村黃村組村民;許排姻,男,1962年2月生,黃山市祁門縣鳧峰鎮峰聯村許村組村民。2023年6月25日,暴雨導致峰聯河水位暴漲,一名兩歲多的小孩不慎落水,其奶奶隨即跳入水中救人,但因體單力薄很快被洪水沖走。聽到呼聲的黃和清當即跳入河中,先游向了距離更近的落水小孩,抓住后奮力游向岸邊。此時,許排姻也已跳入河中,正艱難地靠近已被洪水沖遠、在水中近乎昏迷的小孩奶奶,最后在周圍村民們的幫助下,成功將其救上了岸。黃和清、許排姻獲評“安徽省見義勇為弘揚正氣獎”“黃山好人”。
三、誠實守信類
趙全喜,男,1975年9月生,中共黨員,銅陵有色冬瓜山銅礦選礦車間鉗工。2005年,趙全喜的師傅楊平因不慎吸入有毒氣體成為植物人,趙全喜向他的家人承諾照顧師傅和其左腿殘疾的父親、幾近失明的母親、失業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兒。多年來,趙全喜為師傅擦洗按摩、清理大小便,為其家中修補門窗、添置生活用品,幫助師傅及其父母辦理殘疾證等等,像親人一樣無怨無悔照顧楊家人,用行動兌現了他的鄭重諾言。獲評“銅陵好人”。
四、敬業奉獻類
1.謝琳,女,1969年12月生,安徽博旭洲物流有限公司貨車司機。1999年以來,她單人單車先后向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等國家運輸家電、太陽能板、機械設備等物資,返程路上還將新疆的水果、棉布等特產帶回內地,在堅持走好“一帶一路”,運輸“中國物資”的同時,以自己的行動傳承弘揚著中國人務實勤勉、古道熱腸的精神品格。先后擔任安徽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獲評“全國最美貨車司機”“安徽省勞動模范”“淮北好人”等榮譽。
2.汪春冰,男,1972年4月生,滁州市全椒縣石沛鎮白廟村衛生室村醫。1992年畢業后,汪春冰主動申請到偏遠的山區擔任鄉村醫生。多年來,他堅持“自己多走一點路,讓患者少走一點路”理念,始終送醫上門。一個藥箱,一背就是一生;一座大山,一守就是32載,他用雙腳踏遍村里每寸土地,診治患者達20.9萬人次,數次拒絕工作調動機會,用醫者仁心守護著一方村民的生命健康。曾獲評安徽省“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優秀典型、“滁州好人”等榮譽。
3.胡巨林,男,1971年1月生;余鋒,女,1971年1月生;夫婦二人系馬鞍山市和縣香泉鎮香泉湖賽艇訓練基地教練,省隊賽艇高級教練。30年來,胡巨林和余鋒為國家培養了500余名運動員,先后向國家隊高質量輸送了10余名優秀賽艇運動員。隊員們30多次站上國內、國際領獎臺,摘下金牌十多塊。2023年,隊員赤龍龍、朱博豪、張小偉通過選拔進入國家隊,目前,他們正在認真備戰2024年奧運會選拔賽。夫婦二人獲評“馬鞍山好人”。
4.單德森,男,1980年10月生,中共黨員,國網安慶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帶電作業班班長。扎根電力生產一線25年,單德森先后完成帶電作業1000多次,連續8700多天作業“零差錯”,多次在施工現場解決技術難題,斬獲國家專利15項,帶頭打贏了迎峰度夏、赴京保電、抗洪搶險、抗冰保電等上百場關鍵戰役,有力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曾獲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江淮杰出工匠”“安慶好人”等榮譽。
五、孝老愛親類
1.陳家玲,女,1965年6月生,合肥市長豐縣水湖鎮李集社區居民。40年前,陳家玲與因傷致殘的軍人李孔輝喜結連理。四十年來,她勤儉持家,悉心照顧丈夫日常起居,用心撫育3個孩子、贍養年邁的婆婆,始終用愛守護自己的溫馨小家,三個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母親的勤勞善良,如今均學業有成,孝老愛親的家風在孩子們的身上傳承。曾獲評合肥市“擁軍優屬先進個人”、“長豐好人”榮譽。
2.李桂芹,女,1968年10月生,宿州市靈璧縣虞姬鎮靈光村村民。2005年,李桂芹的母親突發腦梗,照顧病重的母親、體弱的丈夫和兩個年幼的孩子的重擔,全部壓在了李桂芹的身上。隨著母親的病情趨于穩定,孩子逐漸長大成人、成家,她也在50多歲時開始放聲歌唱,歌聲深受周邊鄉鄰喜愛。2023年9月,因為在一場婚禮上演唱《我愛你,中國》的視頻被發布在網絡平臺,李桂芹受到央視網等媒體和廣大網民的關注。獲評“宿州好人”。
3.黃海英,女,1976年4月生,淮北礦業集團青東煤業物業公司洗衣房女工。作為兒媳,她20年如一日精心照顧公婆,獲得鄰里們的一致好評,在13年的洗衣房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為礦工縫補衣服10000余件,溫暖了礦工的心。曾獲評安徽省“最美媳婦”、“淮北好人”等榮譽。她的家庭先后被評為淮北市“平安家庭”“職工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