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疇新雨足,布谷喚春耕。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在固鎮縣仲興鎮趙橋村的田間地頭,村民不負春光,搶栽搶種,勾勒出一幅幅人勤春早,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4月11日上午7點多鐘,在趙橋村后橋村民組村民趙帥的蝸牛養殖大棚里,村民們就開始忙得熱火朝天。給蝸牛喂食、撿卵、清理殘食......趙帥和他的妻子正帶著員工給大棚中的蝸牛添食青菜葉。
走進蝸牛養殖大棚,只見密密麻麻的蝸牛在柵欄狀的養殖盒里伸出潔白的觸角,有的在盒子上爬行,有的在吮吸著新鮮菜葉上的營養?!拔茵B的是白玉蝸牛,這個品種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渾身上下都是寶,蝸牛殼富含鈣質,可以作為牙膏的原料,蝸牛肉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蝸牛粘液是化妝品的原料,內臟還可提取蛋白酶和凝集素用于醫學。養這種蝸牛的經濟效益非常高,目前市場上非常好銷,可以說供不應求。白玉蝸牛的生長周期一般在4個月左右,一年可以養殖3批次,每個大棚一年可收入8萬元左右?!别B殖戶趙帥介紹說。
趙橋村小蘇村民組的蝸牛養殖大戶趙鴛說:“我之前一直在外地務工,常年在外面打工老婆孩子一年也難得見上幾面,每次回來看到孩子對我陌生的樣子,我心里都很難受。最近幾年回家過年的時候,看到我們老家發展得也很快,特別是老家的投資環境尤為讓人滿意。于是,我在去年決定拿出積蓄,在老家投資創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考察和學習后,在村兩委地大力支持下,建起了塑料大棚專門從事白玉蝸牛養殖。為了確保養殖成功,我和家人全身心的投入,按照蝸牛養殖的技術要求規范喂養,為了保證溫度和濕度,在蝸牛養殖大棚里裝有地暖和空調,配有溫度計,確保整個養殖過程萬無一失。在我的精心飼養下,當年就獲得成功,養殖收入10多萬元?!?/p>
近年來,趙橋村兩委,按照鎮黨委政府“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立足本村土地、氣候等資源優勢,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想方設法讓產業興起來,村民富起來,把發展綠色養殖作為培育本村特色產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多措并舉鼓勵群眾大力發展養殖業,拓寬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村黨支部書趙海軍說:我們村是傳統的農業村,工業項目是我們的短板,想繁榮經濟必須楊長避短,找準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近幾年,我們集中精力發展養殖業,經過不懈努力,現在已發展養牛、養豬、養羊、養蝸牛等生態養殖大戶12家,帶動36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務工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隨著各種產業的不斷發展,村集體經濟也有了大提升,今年已實現集體經濟積累20余萬元。雖然蝸牛養殖才剛剛發展起來,初見成效,但作為一個養殖周期短、市場前景好、投入低收益高的產業,一定會引領群眾逐步發展起來的,動員有養殖意愿的村民學習白玉蝸牛養殖技術,一起抱團前行,把蝸牛養殖產業做成村里的拳頭產品、名優產品,實現大家共同致富的目標。
通訊員 單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