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上課了?!?月18日上午,蚌埠第一實驗學校匯金校區的政治課,在鳳陽縣小崗村開課。不過,這堂課不是坐在教室里,從翻開課本開始,而是由行走開始。
與安徽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大學生們一起,數十名小學生一步步丈量著。途中,他們常常會停下腳步,把“心中的疑惑”拋給遇到的老鄉、同行的老師,把所見所聞記到“口袋本”上……而大包干紀念館負責人、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講解員以及鳳陽花鼓非遺傳承人早已等候學生們的到來。
面對大學生們提出的“小崗村發展的新舊對比,黨支部做了哪些工作”“‘小崗’精神是什么”等問題,講解員們一一作答,課本上的宏觀理論與實際感受得以充分結合。
數字化技術賦能蚌埠二中“大思政課”
在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里,蚌埠第一實驗學校匯金校區黨支部副書記張旭又“趁熱打鐵”,把小學生們剛剛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感性認識凝練、總結,上升為理論。
耳聽、眼觀,加上老師的指導提升,一堂行走的思政課從不同學段,深植大學生、小學生的心中。
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的重要指示批示,近年來,我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努力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機制,著力在實踐中探索地方特色思政課程,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春風化雨,引航成長。
3月28日上午,春暖花開,蚌埠二中高一(21)班思政小組分享會在美麗的校園里進行。“好好學習,強國有我。”“努力成為一名有理想、有擔當的好少年,長大后報效祖國。”蚌埠二中學生如是說。
“借助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技術,學校創新以《二中觀天下》為代表的‘1+2+N’思政課課程群,引領學生把握時代脈搏,塑造價值觀念,培養思辨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卑霾憾姓螌W科教研組長陳曉妹說,學校抓住數字化發展的浪潮,數字化技術賦能“大思政課”,基于學生生活,以問題驅動,精準學情分析和遴選教學內容,課上通過多場景教學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構建思政課體驗式“三段三維”智慧教學模式,提升鑄魂育人實效。
課堂不僅是知識傳授的舞臺,更是價值引領的陣地。
在蚌埠醫科大學,醫學生都要上《人體解剖》專業課,了解遺體捐獻的過程和意義。每次課前,學生們要表達對遺體捐獻者的敬意……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意味著大學專業課堂在傳授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近年來,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致力于打造優質思政課堂,厚植師生心中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把思政課打造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重要課程,為不同學段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有力支撐。”市教科所所長吳徐漢說,今年,我市將科學謀劃,探索開發“音樂思政”“詩詞思政”等特色課程,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涵發展,把“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整個教育體系。(融媒體記者 周芳林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