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固鎮縣谷陽鎮張橋村文化廣場上,村民唱起了地方戲,扭起了秧歌,吹起了喜慶嗩吶;濠城鎮垓下居委會文化大院里,一群中年人耍起龍燈,婦女伴著音樂搖著旱船……近年來,固鎮縣以突出政府文化惠民為主旨,實施“政府搭臺,百姓聽戲,激情廣場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大舞臺、農家書屋等打造成群眾文化平臺,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弘揚先進文化。
為了解決文化惠民工程的資金難題,固鎮縣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采取以政府投入為主的運作模式,因地制宜搭建不同形式的舞臺,提供場地音響等演出設備,由文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引導,各級文化單位負責具體策劃實施舞臺演出活動;另一方面采取以企業贊助或冠名演出為輔的運作模式,解決日常排練和集中演出時的各項運作經費。
為了促進文化惠民工程的長效開展,固鎮縣精心打造了三支隊伍,一是縣、鎮兩級文化系統專業團隊,承擔政府送戲下鄉演出;二是各類農民業余文藝表演隊;三是文化志愿者隊伍,主要負責對業余團隊進行業務指導。目前,全縣各類群眾文化藝術隊伍500余支,演員2000多人。穩定的演出隊伍有效保障了文化活動的開展,也為文化惠民工程注入了活水。
固鎮縣財政每年都安排數千萬元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加快推進縣鎮兩級大型文化設施建設。如今,固鎮縣的文化活動已從單純的群眾自娛自樂發展到文化惠民和群眾文藝繁榮相結合,從演出娛樂到圖書閱讀文化產業發展等,形成常態化、系統化、規范化的文化惠民工程體系,促進了社會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