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固鎮縣仲興鎮始終牢牢把握“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十六字工作方針的總要求,從嚴從實做好新時代發展黨員工作,持續為基層黨組織輸送高質量“新鮮血液”,助推基層黨組織持續建強、全面過硬。
嚴把“源頭關”,提供資源保障。共建立112位入黨申請人隊伍數據庫,依托各基層黨支部,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定期開展分析研判。堅持早發現、早培育,由“等上門”轉變為“領進門”,從環境治理、信訪維穩等工作表現突出和高技能人才、新就業群體等隊伍中挖掘入黨積極分子;注重在村“兩委”干部和后備干部中發展黨員,進一步優化隊伍結構。
嚴把“程序關”,規范發展程序。對照發展黨員的5個階段25個步驟,將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等材料規范編入黨員檔案,實行黨員發展全過程紀實。嚴格落實政治審查制度,聯合紀檢、公安、信訪等部門細化政審內容,結合落實入黨積極分子積分制管理,對政治理念、群眾服務等方面分類量化積分,為39名積極分子制作積分卡,作為確定發展對象的依據,堅決防止出現“帶病入黨”,從源頭上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純潔性。
嚴把“管理關”,強黨性提能力。采用“集中培訓+現場教學+具體實踐”三合一培養方式,以黨支部日常培養為著力點,統籌結合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基本制度,組織開展集中宣誓、志愿服務等活動20余次,參與學習培訓1000余人次,引導其加強對黨的認識。依托鎮委黨校,組織到固鎮縣抗戰紀念館、津浦鐵路遺址公園、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基地實地參觀,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
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邀請黨性強、威信高、作風好的老同志擔任“紅色導師”,為新發展黨員上黨課,組織開展紅色教育活動,了解新發展黨員的思想動態、工作表現等情況,讓新發展黨員在感受黨組織溫暖中強化黨性意識。
通訊員 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