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解決彭巷村人居環境較差,村民活動場所嚴重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蚌埠高新區秦集鎮整合各方資源,以“知法、學法、遵法、用法”為主題,遵循“出門有法、抬頭見法、說理用法、辦事循法”的設計理念,利用廢棄場地打造集普法、休閑、健身于一體的法治廣場。
根據需求打造宣傳陣地。為改變村入口處臟亂差現象,秦集鎮主動了解群眾改造訴求,堅持“群眾事、群眾商、群眾議、群眾決”原則,把傳播法律知識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經統一征集并結合彭巷村現狀,提出在村入口處打造集休閑、娛樂、宣教于一體的法治廣場。讓文明實踐輻射更多的群眾,做到群眾在哪里,陣地就延伸到哪里。為傳播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提供陣地支撐,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法治文化陣地建設。
建成的彭巷村法治廣場
精益求精設計建設方案。廣場建設前,在哪建、怎么建是個大問題。秦集鎮聯合國土部門,對彭巷村的閑置地進行調查摸底,全面掌握各邊角地規劃性質。結合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用為本、集約利用”的原則,保證閑置的“邊角地”得到充分、高效利用。設計內容與村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村民樂見、樂聞、樂學、樂用。以紅色文化為載體,打造環境景觀形式的法治文化宣傳陣地,讓村民在生活中學習法律知識,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彭巷村村牌
用好載體宣傳亮點紛呈。廣場內建有普法亭、休閑桌椅、居民健身活動點、入黨宣誓墻、憲法和民法典的宣傳牌、法治名言文化宣傳牌,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法治氛圍,在休閑娛樂的同時,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教育熏陶。同時為助力鄉風文明建設,美化鄉村人居環境,在彭巷村村口及主干道顯眼處因地制宜繪制多彩的“文化墻”,彩繪內容貼近群眾且主色調與環境綠化有機融合,用有趣生動的故事,使原本“冷冰冰”的墻面靈動起來。
彭巷村美麗鄉村彩繪墻
行走在如今的彭巷法治廣場,感受風景美、文化美、精神美,一幅幅形態鮮活的彩繪,一個個內容豐富的景觀小品,一座座嶄新亮麗的健身器材,徜徉在這樣場景中群眾洋溢著幸福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