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融媒體記者 王立春 通訊員 龐萍萍 文/圖)干凈的小區環境、擺放有序的電瓶車、煥然一新的墻體外立面……最近,龍子湖區治淮街道東城嘉園小區的居民們喜笑顏開,“改造得特別好,我們很滿意?!?/p>
東城嘉園小區于2002年竣工后投入使用,至今已有22年。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小區原本的配套設施不足、停車位不夠等問題漸漸暴露出來,已無法滿足小區內近300戶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改造迫在眉睫。
“東城嘉園的改造行動從去年9月開始,改造前征集了住戶們的意見,做了完整的改造方案?!敝位唇值拦ぷ魅藛T吳玉立告訴記者,整個改造時間持續了5個多月,涉及樓道、綠化、停車場等多個位置區域,“今年2月整體改造工程結束,現在還剩一些掃尾工作?!?/p>
“之前就怕下雨,一下雨電動自行車全部亂停在樓道里,不僅不安全,我們走路都受影響?!睎|城嘉園居民趙女士說,現在電動自行車有了固定停車棚、還配備了充電樁?!白罱腊踩覀兌荚陉P注,現在有了充電樁,也不用擔心會有人私拉電線的問題了,安全放心?!壁w女士說。
東城嘉園居民樓里裝飾的風景畫
除對電動自行車進行規劃外,針對停車位不足的問題,治淮街道通過拆除違建房屋、鋪設道路路面等工程,進一步提高了停車位配比,切實解決小區居民停車難的困境。
拆除違建房屋200多平方米、鋪設雨污管網、提升小區綠化、打造健身廣場、粉刷墻體外立面等一系列改造工程,讓東城嘉園小區舊貌換新顏。為了讓小區由內而外煥新升級,治淮街道還推行“風景上墻”。
牡丹、荷花、青山、勁松……走進東城嘉園的居民樓道里,抬眼可見這些美麗的風景元素。“為了給居民營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我們采用了在墻上繪畫一些風景,讓居民在上樓的過程中如同行走在風景里。”吳玉立說。
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是老舊小區常見的“四老一差”困局。如何將老舊小區改造得讓居民滿意、片區和諧,不僅成為小區居民的一樁“心事”,也是現代化城市及社區治理的一大“心病”。
由原本的“臟亂差”變為如今環境優美、功能完善、業主滿意的“新”小區,改造后的東城嘉園小區水、電、氣、消防設施等各種管線規范有序,路面平了、停車位足了、燈也亮了、健身器材也有了。看著樓道墻壁上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居民們心情格外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