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統籌
堅持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充分運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臺思維,圍繞“收集、運輸”中端提優、“分類、處理”兩端補短,統籌推進設施能力和管理體系建設,推動實現垃圾分類積極踐行、垃圾收運環保低碳、垃圾處理無害高效,垃圾治理能力得到系統化提升。
抓項目
聚焦垃圾收集、運輸、處理重點環節,全力以赴謀項目、爭項目、引項目、建項目。積極爭取財政預算、專項債、政策性金融等資金支持,積極引入社會資本,累計獲得項目資金約4.7億元。建成了260萬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含應急處理場),配套300噸/日的滲濾液處理站;建成300 噸/日的生活垃圾轉運站、30噸/日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基本建成了400噸/日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抓示范
按照“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文明整個社會”的路徑,深入開展垃圾分類“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等主題宣傳活動,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居民自覺成為垃圾分類的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建成幸福里、東方印等5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社區。
抓創新
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建立智能排查、精準識別、高效處置的城鄉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實現城市運行“智慧化”“精細化”“網格化”管理。健全完善市場機制,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項目投資、建設和經營,進一步提升垃圾治理服務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