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融媒體記者 閻然 通訊員 趙小博)近年來,電動車已經成為最常見的代步工具之一,但由于一些電動車車主安全意識不強,電動車起火導致的火災事件時有發生。
電動車起火后的危害有多大?
記者從市消防救援支隊了解到,電動車火災有燃燒速度快、燃燒時所產生的溫度高、燃燒過程易產生大量有毒氣體、電池易爆炸等特點。其危害主要表現為火場高溫和毒煙。電動車車體大部分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燒產生的毒氣100秒內足以使人窒息死亡,4分鐘后最高瞬時溫度可以達1200攝氏度,黑煙彌漫,能見度基本為0,極易引發傷亡事故。
電動車為什么會起火?
據不完全統計,80%的電動車火災是在充電時發生的,其中超過一半的電動車火災發生在夜間充電過程中。90%的電動車起火致人傷亡案例,發生在門廳、過道以及樓梯間。
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電動車火災的具體成因主要有過度充電、線路老化、充電器使用不當等方面。首先是過度充電,一般情況,電動車充8小時左右的電就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過長時間的充電,會讓電動車的電池發熱、鼓脹甚至爆炸;其次是線路老化,電動自行車使用過久,車里的連接線路容易老化、松動導致漏電、接觸不良或短路。如果車輛電線發生故障,產生的高溫容易引燃車輛的鞍座及裝飾性塑料件等;再者是充電器使用不當,很多家庭不止一輛電動自行車,不同品牌的電動自行車混用充電設備,也會給電池帶來損傷。充電器是損耗品,壽命較短,需要及時更換,更換時要注意與蓄電池型號相匹配。
如何預防電動車火災?
2月24日,市消防安全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居民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五個嚴禁”的通告》中提出,嚴禁在居民住宅樓內的公共門廳、疏散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影響人員疏散的區域停放電動自行車及充電;嚴禁私拉亂接電線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嚴禁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場所的消防設施、器材;嚴禁電動自行車及其電池入戶;嚴禁在消防車通道、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停放電動自行車。全市廣大市民要切實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嚴格遵守“五個嚴禁”要求。業主委員會、業主大會及物業服務企業要加大對電動自行車停放及充電的管理力度,對違反“五個嚴禁”的行為要予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