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為營造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五河縣頭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依托“我們的節日·春節”開展了“尋年味品民俗、多彩活動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動,營造了濃濃的年味兒。
民俗分享會 新春尋年味
“年是中華文化的濃縮,年是中國人抹不去的心結,中國年俗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春節絕對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那么,中國春節傳統習俗都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頭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的“我們的節日·春節”春節民俗故事分享活動正在進行……
分享活動在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許艷的娓娓講述中拉開序幕,她向大家介紹了從“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神”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鬧元宵”期間都有哪些春節習俗,大家聽得津津有味。隨后,大家紛紛參與討論自己了解的春節民俗,活動現場呈現出歡樂祥和的濃濃氛圍。
活動現場,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孫雷還向大家發出了“移風易俗過春節,文明健康過春節”的倡議,倡導大家要崇尚節儉、婚事新辦;厚養薄葬、喪事簡辦;破舊立新、余事不辦;文明過節、弘揚新風等行為。他說:“年俗文化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團圓、走親訪友、看望長輩等,愿我們能將這些飽含濃濃親情和美好心愿的習俗牢記心中,代代相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傳統節日?!?/p>
巧手剪窗花 民俗潤童心
一張彩紙,一把剪刀,一份傳承?;顒右潦?,新時代文明志愿者為大家介紹講解了剪紙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以及吉祥寓意,讓大家在活動中對這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小朋友們在志愿者的示范指導和家長的幫助下,先將紅紙進行折疊,然后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鏤空部分,經過不斷地學習和修剪,一張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小朋友靈巧的小手中變幻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窗花,看著自己的“杰作”,大家臉上洋溢著開心幸福的笑容。
巧手繪年畫 歡喜迎新春
年畫,起源于“門神”,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風調雨順、人壽年豐、民安國泰的美好愿望。
活動現場志愿老師首先給大家介紹了年畫的文化底蘊,隨后志愿者發放制作材料,孩子們躍躍欲試,紛紛拿起畫筆,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如同一個個小畫家,運用手中的畫筆,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大膽創作,將自己對新年的印象、向往和憧憬融入一幅幅年畫作品中。每個人都畫出了好看的年畫,繪制出各自獨一無二的作品,活動現場充滿了歡樂和諧的氣氛。
此次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一同手繪年畫,提前裝點了紅火喜慶、文明和諧節日氛圍!
趣味手工 妙手生龍
活動開始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給大家帶來了十二生肖中龍的傳統故事,帶孩子們了解了龍的由來以及中國龍制作的意義等知識,在向孩子們詳細講解了彩龍的制作過程步驟之后,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在家長、孩子的相互配合下,孩子們拆開材料包,你摳圖我貼畫,相互配合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一條條五彩繽紛、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中國龍”誕生了,孩子們手拿彩龍,表演著各種各樣的形狀,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迎新送福寫春聯 翰墨飄香暖人心
寫春聯、贈福字,墨跡飄香喜迎春。頭鋪鎮各村開展的“迎新春送福字進萬家”活動現場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氣氛。
各村活動現場翰墨飄香、熱鬧非凡,書法老師和志愿者們飽蘸筆墨,凝神聚氣,下筆如行云流水,沒一會兒工夫,一句句寓意吉祥的春聯躍然紙上,一幅幅散發著墨香的“福”字展現眼前,筆墨之間流露出大家對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許。參與活動的村民們興高采烈地挑選自己心儀的春聯和“?!弊?,相互討論著掛在哪里更好看,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熱情的笑容?!笆謱懙拇郝摳心晡秲?,老師們的春聯和福字寫得太好了,比起集市上買的我更喜歡這些手寫的春聯?!眳⒓踊顒拥拇迕癫煌5胤Q贊著。
一副副春聯,一張張“?!弊?,為2024年新春帶來了別樣的溫暖,也包含著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村晚”迎新春 鄉村年味濃
歌聲悠揚辭舊歲,舞姿翩翩賀新春。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建設和美鄉村,營造和諧、喜慶的節日氛圍。在頭鋪鎮安淮村、八岔村、花木王村舉辦了3場“大地歡歌迎新春、五谷豐登慶豐年”鄉村“村”晚。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伴隨著喜慶歡騰的音樂節奏,本土鄉村文藝人才們通過舞蹈、歌曲、戲曲、小品等近60個節目輪番上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特征相結合,唱響了新征程的奮進之歌,舞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為當地村民帶來了一場有滋有味的視聽盛宴,獻上了新春的祝福。
村村演“村晚”,處處鬧新春。一直以來,“村晚”深受老百姓的喜歡,它既承載著原生態的鄉土文化、民俗風情,又是一個展示和美鄉村幸福生活的平臺,表達了對鄉村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尋年味品民俗,一系列獨特的迎新春活動的舉辦,既讓群眾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又營造了濃濃的迎新年氛圍。年味的傳承還在繼續。接下來,頭鋪鎮將持續深入挖掘春節的文化元素和傳統習俗,開展內涵豐富、精彩紛呈的迎新春主題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提升群眾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通訊員:張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