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蚌埠網訊 位于涂山路和工農路交叉口,有一座名為“吳忠好交通管理服務工作室”的交通崗亭。多年來,這座崗亭不僅充當交警的執勤駐扎點,更為往來車輛和行人提供各種便民服務,成為我市路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為群眾辦理車輛手續
說起這座便民交通崗亭,就不得不提到交通民警吳忠好。今年48歲的他曾經是一名轉業軍人,2013年擔任市交警二大隊民警,負責路面交通秩序維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做好本職工作同時,堅持為往來群眾提供服務。2018年2月,鑒于其突出的工作表現,市公安局以其姓名為崗亭命名,為我市道路交通管理新增了又一張名片。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路口西南角的“吳忠好交通管理服務工作室”的崗亭,崗亭是兩間小屋,雖然面積不大,但配備了座椅、飲水機、便民服務箱等物品,門外還有一張帶坐墊的長條靠背椅供行人休息,顯得特別貼心。
“涂山路和工農路交叉口,是我市的交通要道,因地處老城區,該路段不僅人多車多、道路混雜,而且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經常混行,經常發生各種糾紛事故,是轄區交通管理的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吳忠好告訴記者,為了改善交通狀況,他和同事除了做好交通維持和執法,還向往來車輛行人提供必要幫助,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去年夏天的某個上午,吳忠好正在路口指揮交通,看到路對面有一位女士穿著高跟鞋,推著電瓶車艱難向北前行。“同志你好!你怎么逆行了?”聽到警察詢問,女士尷尬地一笑,目光落在了電瓶車后輪。原來,她出發時后胎已經有漏氣跡象,但因為要趕點就匆忙上車,結果沒到地點車胎就癟了。
了解情況后,吳忠好二話不說立馬返回崗亭拿了打氣筒,三下五除二就把車胎氣打了起來,最終讓該女士順利趕到單位。次日,這位女士特地制作了一面錦旗送到了崗亭,表達對吳警官的感謝。
吳忠好介紹崗亭設置給行人的座椅
不只機動車、非機動車的使用者,吳忠好對行人同樣關愛有加。張大爺是家住麗都園小區居民,由于幾年前不幸罹患中風,他過馬路時行動比較遲緩,經常從“綠燈”走到“紅燈”。每次看到他來到路口,吳忠好和同事都會默契上前,一邊招呼車輛慢行,一邊攙扶著他走完整個人行道。現在,張大爺一見到吳忠好就說,“吳警官,你就是俺的‘活拐杖’,每次看到你,俺心里就踏實了。”
后來,考慮到像張大爺的老人不止一位,吳忠好索性地記下了所有附近老人的活動規律,并告訴所有同事,即便自己不在崗亭值班,執勤同事也會護送老人平安出行?!拜爡^有五、六個行動不便老人常過馬路,我們都給他們及家屬留了聯系電話,一旦遇到困難,我們會第一時間提供幫助?!?吳忠好還說,為了方便老人和行人歇腳,他還特意在崗亭外安置了一條長椅。
如今,在吳忠好的帶動下,這座不到30平方米的小崗亭被打造成了集交警執勤、行人休息、便民服務、車輛違章辦理等服務為一體“愛心驛站”,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贊譽和好評,而他本人也多次榮獲“十佳交通民警”“優秀人民警察”“優秀共產黨員”“最美退役軍人”等榮譽稱號。
“我是人民警察,也是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是我的宗旨和工作,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辈稍L中,吳忠好告訴記者,市公安局將該交通崗亭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不是對他個人的褒獎,而是對他和同事的肯定,今后他將帶領大家繼續維護好轄區道路交通秩序,為全市的道路安全保駕護航。
融媒體記者 賈鐵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