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省文明辦獲悉,經專家委員會評選,2023年12月份“月評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揭曉。其中,個人典型2個、組織典型2個、項目典型3個、社區典型3個。其中,蚌埠市禹會區新船塘社區志愿服務項目入選社區典型。
個人典型(2個)
1. 宣城市自駕車志愿者協會會長劉禮泉策劃實施“路途衛士”公益救援等15個項目,組織開展公益救援、捐資助學、科普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800多場次,服務群眾10000余人次。
2. 宿州市泗縣志愿者梁賢地圍繞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移風易俗等創作40多個文藝作品,積極參與理論宣講、文化文藝等志愿服務活動,服務時長650余小時。
組織典型(2個)
1. 阜陽市太和縣清音協會志愿服務隊
組織實施“太和清音”進校園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志愿教唱,定期舉辦培訓班,培訓學生7800余人次。
2. 蕪湖市鳩江區老營房志愿服務隊
招募85名退役軍人為骨干,開展應急救援、助老助殘、政策宣講等活動300多場次,累計服務時長1600小時。
項目典型(3個)
1. 滁州明光市“愛不釋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志愿服務項目
吸納專職調解員、老干部、老教師等志愿者40人,為2200余對夫妻提供家庭矛盾調解、心理疏導、法律咨詢等服務,服務時長3000余小時。
2. 六安市“點亮愛國心”國防教育志愿服務項目
充分發揮退役軍人特長,聚焦青少年國防教育,線上線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110多場次,受益90000余人次。
3. 池州市“曙光相伴 讓愛回家”志愿服務項目
廣泛開展預防老人走失安全知識宣傳,免費向失智老人發放防走失定位器,實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活動,幫助300余人回歸家庭。
社區典型(3個)
1. 合肥市蜀山區岳西新村社區
將志愿服務融入社區治理,組建12支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便民服務、健康義診、紅色宣講等活動,服務群眾14000余人次。
2. 蚌埠市禹會區新船塘社區
針對空巢、失能等老年群體急難愁盼,打造以“助浴、助急、助餐、助教”為主的“四助”志愿服務項目品牌,日常開展生活照料、親情陪伴等活動,服務時長16000余小時。
3. 馬鞍山市博望區博望社區
整合調解員、網格員等9類資源成立“常青藤”志愿服務隊,年均開展幫扶慰問、非遺展示、防溺水知識宣講等活動200多場次,受益群眾26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