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何沛
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打好“組合拳”,圍主體轉,幫主體辦,解主體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企業發展之“穩”。
“‘證前指導’服務真是幫了企業的大忙,大大降低了企業、個人辦事成本?!被瓷蠀^品之意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點贊說道。日前,公司申請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但是他對法律法規、政策標準不熟悉,擔心準備的場地、設備、人員不符合要求。了解情況后,淮上區登記許可窗口主動靠前,為企業預約了“證前指導”服務,事先幫企業進行了證前的核查,后期企業順利領取了食品生產許可證。
據介紹,“證前指導”解決“盲目辦”只是市市場監管局打通“惠企利民政策通道” 其中一項舉措。為解經營主體準入之困,該局推出了“五辦”,即是:“證前指導”解決“盲目辦”、“打包審批”避免“逐個辦”、“容缺后補”破解“不能辦”、“黨員兜底”服務“省心辦”、“許可提速”實現“加速辦”。不僅用好用活“政策工具箱”,努力為群眾和企業提供更權威、更高效、更優質的政策服務,還搭建起群眾、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交流的橋梁,讓經營主體熟悉政策、方便快捷使用政策,讓經營主體準入不再難。
以政府權力的“減法”、服務的“加法”,激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乘法”。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出臺《蚌埠市市場監管局民營企業座談會制度》《蚌埠市市場監管局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工作舉措》,并深入企業面對面、一對一了解情況,開展“小個專”黨建宣講進光彩”“10.18光彩服務日”等座談交流活動10余次,健全完善溝通平臺,研究適合我市民營企業發展特點的政策推送方式和意見反饋機制,積極推動扶持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及時掌握企業“急難愁盼”具體問題,連續多年與人民銀行蚌埠中心支行聯合舉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銀企對接會,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不斷激活民營經濟“動力源”。去年11月下旬,蚌埠市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項目在安徽鳳凰濾清器股份有限公司結題驗收,為企業大膽走出國門提供了堅實的知識產權支撐。
為及時引導幫助失信主體主動糾正違法失信行為,推進監管力度與服務溫度的和諧統一,我市在全省市場監管領域首創《行政處罰決定書》《信用修復告知書》“兩書同送”信用修復機制改革,實行“一處罰一告知”。即是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同時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主動提醒經營主體及時修復信用卸下“包袱”減負前行。“兩書同送”在全省推廣實施并納入營商環境測評體系,獲安徽省2023年度信用惠民便企應用場景特色案例,入選全市“一改兩為”十佳案例,被評為全市2023年度“工作創新”類信用惠民便企應用場景優秀案例。
接下來,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以此次主題教育為契機,繼續聚焦市場準入、市場監管、權益保護等重點環節,不斷推進有溫度的政務服務新模式,積極探索創新舉措,提升市場準入的便捷性、市場監管的精準性、權益保護的有效性,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助力蚌埠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