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郝玉琳
2015年,被賦予地方立法權以來,我市已制定18部針對性極強、頗具“蚌埠特色”的地方性法規,一部部法規承載著珠城民意、守護著美好生活。那么,這些承載民意的法規到底有沒有落到實處,有沒有化為人民群眾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組織開展集中執法檢查,堅持問題導向,既了解法規實施情況,又抓重點、抓問題、抓典型,推動問題解決,檢查實效讓群眾“處處有感”。
今年夏天,學翰路東側的高鐵蚌埠南站新建了停車場,而隨著停車場一起出現的,是一片綠意盎然?!斑@里以前都是圍墻,現在拆了圍墻,有了綠色的草坪,停車位周圍還有樹木環繞,讓人心情舒暢?!钡礁哞F蚌埠南站接人的市民陳女士說,這個林蔭停車場建設開放以后,來接人送人方便多了,停車便利的同時也美化亮化了城市空間。這一停車場的建設就是“拆墻透綠”的成果。通過對學翰路東側、鳳德路南側、高鐵站前商業廣場北側約10畝的閑置用地進行圍墻拆除,建設了這一全新的高鐵南站生態臨時停車場。
城市綠意的點滴匯聚,來自人大代表的持續關注。2016年,市人大制定出臺了《蚌埠市城鎮綠化條例》,以法治方式夯實生態建設基礎。在去年以來的地方性法規集中執法檢查中,市人大常委會把該條例作為檢驗城市生態建設情況的一把標尺。通過深入檢查,衡量法規實施的效果。通過檢查,發現市區主干道部分路段兩側的居住小區和企業未實施拆圍透綠措施,違反了條例的相關規定、影響了城市的美觀。通過下發監督意見書,把“拆墻透綠”工作推向深入細致,攻堅成效顯著——市區拆除實體圍墻121處約2萬米,建設綠地8.9萬平方米,持續推進環境“添綠”、群眾“見綠”。
“目前公安部門正在與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對接,對選定的原金光鋼廠技校地塊進行改造,流浪犬只收留場所和病死犬只無害化處理場所建設的相關工作有序推進。投入使用后,流浪犬只的管理將增加強有力的抓手。《蚌埠市養犬管理條例》的執法檢查,正在助力提升我市養犬管理工作水平?!笔腥舜蟪N瘯O察和司法工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在《蚌埠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過程中,流浪犬只收留場所和病死犬只無害化處理場所建設問題多年沒有解決,致使犬只管理形不成閉環,嚴重影響了養犬管理執法力度,經過執法檢查和持續督導,目前已完成選址工作,正在進行裝修。
依法文明養犬和解決流浪狗問題關系著百姓的日常生活和體驗。2019年,市人大制定出臺《蚌埠市養犬管理條例》,規范養犬行為,加強養犬管理。去年,又制定《2023年蚌埠市養犬管理整治工作方案》《蚌埠市養犬管理重點區域統一集中整治行動方案》等系列文件,推進免疫信息電子化進程,實現農業農村部門犬只免疫信息與公安養犬辦證信息融合、有效聯動。在高新區新增1家養犬管理一站式服務辦證點,在全市范圍內推進養犬辦證進社區活動,流浪犬只收留場所和病死犬只無害化處理場所建設也顯著推進。同時,以《全市養犬管理工作檢查情況通報》《督辦單》為載體,對各單位養犬管理組織部署、登記辦證、宣傳整治等進行全方位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一年來,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養犬管理專項整治行動12次,聯合整治行動179次。目前已形成常態化——城市管理部門每周開展集中整治1次,公安、城管、農業農村部門還與街道、社區一起,定期進行專項巡查。加強對動物診療機構執法監管,對全市42家寵物用品店、動物診療機構,18家免疫點開展執法檢查130余次,處罰門店11家。文明養犬行為整治、流浪犬清理收容、禁養犬整治“三管齊下”,提升了群眾依法文明養犬的自覺性。
細處入手,實地檢查,跟蹤問效,緊盯落實,2022年至2023年,執法檢查中梳理發現的104個問題得以持續監督整改,其中大部分已經解決,還有部分整改工作在持續推進,市人大常委會制發的7份監督意見書有效落實,對我市地方性法規實施的實施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和養護。特別是群眾關注的養犬、城鎮綠化、大氣污染防治、非遺保護等法規實施中的突出問題,市人大常委會還推動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法定職責、健全普法責任制、完善配套文件、制定精準措施、加大執法力度、抓緊抓實整改。
執法檢查和監督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效,贏得了群眾的認可,也激勵著“久久為功”的持續作為?!耙朔亓⒎?、輕執法’的現象,就要求我們敢于擔當,勇于負責,不泛泛而為,不做表面文章,敢于斗爭,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笔腥舜蟪N瘯嚓P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緊盯執法落實,針對問題抽絲剝繭,堅持問題不整改到位不放手,整改到位的問題還要回頭看,讓集中民智、體現民意的法規在日常生活中落下來,在百姓心中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