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融媒體記者 尤靖文) “宜居”是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是解決好民生問題,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數的任務之一。
在固鎮縣進行西城區城市更新老體育場棚戶區改造項目現場,工人們忙碌在老舊居民樓之間,項目進展如火如荼。老城區體育場改造提升為原址重建,總建筑面積14100平方米,包括足球場、看臺、400米塑膠跑道標準田徑場、全民健身綜合中心、室外運動場改造、服務中心等。
棚戶區改造不僅是惠民利民工程,也事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固鎮縣老體育場棚戶區改造項目現場
如何保障被征收居民的切身利益,讓其實現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在回遷安置方面,被征收居民可自主選擇貨幣補償、產權調換、房票安置、政府回購、異地安置等方式進行征收補償,讓群眾在妥善安置中,充分享受到棚戶區改造帶來的紅利。”固鎮縣棚改辦相關負責人徐剛表示,“房票安置”作為一種特殊的貨幣化安置方式,是固鎮縣推進棚戶區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設中的一大特色。
記者了解到,房票安置指的是被征收人房屋安置補償權益貨幣量化后,征收人出具給被征收人購置房屋的結算憑證。被征收人,也就是拆遷戶,可以在參與房票安置工作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房中自主選擇房源,憑房票與房地產開發企業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
家住固鎮縣谷陽鎮的徐子林是“房票”安置的受益者之一,去年,憑借一張“房票”,他順利拿到新房鑰匙并著手裝修,享受了好的住房條件?!胺科卑仓觅I房,我們可以自主選擇房源,相比以前更加靈活方便,也能夠享受到更好的住房條件?!毙熳恿指嬖V記者。
榮譽證書。徐剛表示,“房票安置”有助于鎖定購房需求在本地釋放,有利于去庫存,對市場銷售可以產生一定積極帶動,“異地安置”的方式,可以有效疏散老城區人口密度,逐步增強南城區人口聚集。
“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進一步安民心、穩民心、暖民心。”固鎮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棚改項目實施過程中,固鎮縣強化組織領導,組建工作專班,依法、公開、公正組織征遷,注重政府財政資金投入,大力爭取國家對老城區和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支持,精心選址、強力推進,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安置房,著力建設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其中,房票安置的凱祥幸福里小區榮獲安徽省“黃山杯”
截至目前,固鎮縣的省級安置房新開工任務4050套,涉及新開工項目6個,其中含實物新建安置房2450套、房票貨幣化1600套,目標任務完成率100%。市級計劃征遷項目均已全面啟動,完成征收簽約總戶數750戶,完成率100%;安置房新開工任務2800套,涉及項目6個,項目均已開工,市級開工任務完成率100%。安置房竣工計劃總套數1900套,目前均已完成,竣工率100%。安置房回遷年度計劃總套數4139套,目前已完成回遷安置。市級棚改征遷、安置房新開工、安置房竣工、安置房回遷工作全部完成。
在2023年實施的棚改項目中,固鎮縣將棚戶區拆遷騰退的土地,全部用于建設主題綠苑、生態廣場、便民市場。新建便民廣場2個、新建停車場1 個,新增停車位296余個,新增充電樁65個,縣城規模、結構、功能逐步趨向合理,群眾的居住條件環境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廣大市民基本實現了從“住有所居”到“居有所宜”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