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是4600年前的古城遺址,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菊花花海,在固鎮縣濠城鎮垓下遺址景區,由菊花擺成的楚河漢界羅列其中。在1363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盤以文化遺產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精妙大“棋”悄然“落子”。
7500年前的集東遺址、4900年前的南城孜遺址、4600年前的垓下遺址和2000多年前的谷陽城遺址……固鎮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境內已發現20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全縣上下聚焦“一城一戰”,深挖“漢文化”內涵,“漢興之地,勝利之城”文化品牌逐漸唱響。
在固鎮縣境內發現的“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距今已有約4600年的歷史,被列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獲評“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淮河流域首次發現的史前城址,填補了安徽無史前古城的空白,目前是我國已發現的三座4500年前城址(鄭州西山、杭州良渚、蚌埠垓下)之一。
新征程上,固鎮縣將“文化旅游提升行動”列為全縣高質量發展十大提升行動之一,積極推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工作,先后編制了《固鎮縣谷陽城遺址保護規劃》《固鎮縣垓下遺址保護規劃》;設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垓下遺址考古工作站、安徽省社科院漢文化(固鎮)研究基地、山東大學垓下遺址考古實踐基地,開展垓下遺址、谷陽城遺址等考古發掘工作,啟動垓下遺址西北段城垣及護城河本體保護等國家文物保護項目,垓下遺址公園獲評安徽省首批考古遺址公園。
今年2月16日,全省文物局長會議在合肥召開,固鎮縣作為唯一區縣代表作經驗交流發言。固鎮經驗,全省借鑒。
“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將其融入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地惠及人民,反哺城市?!惫替偪h文化旅游局分管負責人邱晨光表示,在固鎮縣,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不僅體現在文物的保護和考古發掘上,更體現在人民的生活中。
近年來,固鎮縣積極探索“遺址+景區”發展模式,推進以櫻花為主題的谷陽城遺址旅游項目建設,塑造“千年谷陽·醉美櫻花”品牌;以鐵路文化為主題的津浦鐵路固鎮站舊址項目建設,塑造“固鎮首捷·百年津浦”品牌;以漢文化為主題的垓下遺址旅游項目建設,塑造“千年古戰場·百世興業地”品牌。今年7月,垓下遺址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列入“安徽非遺主題旅游十大精品線路”。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通過對‘漢文化’的發掘,景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參觀?!臂蛳逻z址景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張靜靜表示,景區將繼續推進核心區的提升改造,加快建設垓下遺址博物館、楚漢戰爭3D體驗館、主題民宿等文旅項目。
垓下遺址、谷陽城遺址、津浦鐵路固鎮站舊址……固鎮縣文旅產業“多點開花”。借助豐富的文旅資源,固鎮積極探索“文旅+”,建設博物館、垓下歷史陳列館、非物質遺產展示體驗館等場館,推動景區、非遺、美食、教育、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推出美食美景游、歷史文化研學游、非遺體驗游、農耕體驗游等旅游項目,深受廣大游客喜歡。
“旅游一業興、市場百處旺?!甭糜螛I的發展帶動了全縣住宿業和餐飲業共同興旺。今年1至11月,固鎮縣共接待游客28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9.9億元。(尤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