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公園,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景點”,它們不僅是老百姓家門口的后花園,更是在融入了相應文化主題后,變成了一個個獨具特色、風格各異的文化新空間文旅新地標。近年來,我市挖掘城市內涵、融入城市文化元素,打造了眾多高品質的文化主題公園。它們不僅向人們展示著蚌埠的地域文化特色,還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
張公島廉潔文化主題園。融媒體首席記者 陳昂 攝
好人公園的好人事跡景觀墻。融媒體記者 謝勛章 攝
好人精神匯一園,春風化雨潤心田。在淮上區梅橋鎮街道北側橋頭,有一處占地2100平方米的好人公園,以“好人”為主線,分布著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石碑、好人事跡景觀墻、榜樣的力量展示柱等景觀,各板塊間以寫有勵志名言的景觀磨盤和墻體彩繪過渡和銜接,運用了虛實穿插、點線面結合的藝術手法,引導市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119消防主題公園的消防安全標識。融媒體記者 閻然 攝
在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中,人們樂于感受體育和藝術的雙重脈動,身心在主題公園變得更加滋潤和充盈。疲于匆匆忙忙的城市生活,或厭于家中生活的孤獨寂寞,你是否也想找一個地方徹底地運動或休閑?
黑虎山愛國主義軍事教育基地。融媒體首席記者 陳昂 攝
在119消防主題公園,大人帶著小孩、愛運動的老人,既可以學習各類消防知識,也可以一人或一群人,在汗流浹背中享受運動的快感。每個周末,珠城的各類街角口袋公園、蚌埠奧體中心等,隨處可見市民運動的身影,享受當下的幸福生活。
蚌埠雙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融媒體首席記者 陳昂 攝
在蚌埠市區周邊,有海量史前文化遺址和文化遺存,距今7300年前雙墩文化遺址出土的刻畫符號,被確認為中國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涂山腳下,禹合諸侯共襄萬國盛會,禹墟是歷史的重要見證。在這里,無不透露著幾千年來積攢的厚重文化自信。
在蚌埠市張公島廉潔文化主題園里,“大禹聽五音治國”“三過家門而不入”“朱元璋造字倡廉”“井水論”“鐘馗”“大禹勤政”“人心不足蛇吞象”等廉政雕塑景觀,融入自然景色、旅游文化、民風民俗,走進百姓生活。(蚌報融媒體記者 謝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