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基層推薦、組織初審、評委會審議等程序,擬確定朱橙等13組(13人)為2023年10月份“蚌埠好人”,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3年10月24日至10月26日。
公示期間,如有異議,可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向市文明辦反映。
聯系電話:0552—3126522;
電子郵箱:bbddjs@126.com。
蚌埠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2023年10月24日
2023年10月份“蚌埠好人”
助人為樂類(3組)
朱橙,女,33歲,蚌埠萬達商貿有限公司行政助理。年僅33歲的她,從18歲時便開始無償獻血,至今已有15個年頭,獻血總量達13000毫升,相當于3個成年人的血量。如今,無償獻血已成為朱橙生命的一部分,她用無私與愛心溫暖著這個社會,澆灌著一朵朵絢麗的生命之花繼續綻放。自2014年起,她先后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獎、金獎。
嚴新宇,男,26歲,中國農業銀行蚌埠科苑支行大堂經理。9月26日上午,嚴新宇鮮紅的血液從體內流入分離機,被分離出干細胞的剩余血液又重新再輸回他的體內,如此循環36次,歷經近5個小時采集出的255ml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很快從合肥飛往2000里外的河北省,拯救了一位6歲小女孩的生命。嚴新宇是蚌埠市第20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安徽省第55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張德軍,男,44歲,固鎮縣江泰塑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為了幫助走失兒童的家庭實現團圓,張德軍把快遞產品用印有走失兒童信息的膠帶打包發送到全國消費者手中,使用“尋親膠帶”的產品包裝成本會提高10%,同時也會增加企業員工的工作量,但張德軍表示將一直把這件事做下去,3年來,18萬個回家的希望跟著快遞飛往天南海北,助力走失兒童回家。
見義勇為類(2組)
張志剛,男,39歲,中共黨員,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主治醫師。9月26日,他在上海虹橋高鐵站突遇一男性青年昏迷倒地,立即進行檢查辨別病因為急性腦出血,情況十分危急。他果斷采取措施,降低青年的顱內壓,盡最大可能維持他的生命體征,直至急救車的到來,為挽救青年的生命贏得了寶貴機會。他的醫者仁心,贏得了社會一片贊譽!
謝小虎,男,34歲,五河縣澮南鎮居民。2023年8月24日,謝小虎路過淮上區曹顧張西一個魚塘,無意中發現一輛轎車掉進塘中,駕駛員被困在車內,眼看車輛就快被水浸沒,情況十分危急。謝小虎來不及思考,更顧不上魚塘的水深,二話不說就跳入水中游向落水車輛。由于水壓令車門難以打開,謝小虎一邊安撫司機情緒,一邊使出全身力氣才把車門打開,成功救出司機。脫離生命危險后,幫助聯系司機家人,并叫了救護車,同時詢問車輛保險電話,幫助報保險,做完一切善后工作后,謝小虎便默默地離開了現場。
誠實守信類(2組)
韓兵,男,54歲,龍子湖區建新社區居民,配貨員兼職出租車司機。2023年9月10日,韓兵在出租車副駕駛座位下撿到12萬元現金,并將這筆錢交還到失主手中。20多年,他始終秉承著“急人所急、解人所難”的樸實信念,在滾動的車輪上堅守著、踐行著,用誠信和激情跑出不平凡的人生之路。曾獲光榮家庭、最美出租車人、優秀員工等榮譽稱號。
年四開,男,52歲,懷遠縣陳集鎮梨園村居民,現工作于杭州市拱墅區石橋街道景翠公寓垃圾清運工。2023年2月4日,年四開在景翠公寓分類垃圾的時候在一件舊衣服里發現一萬元現金,他在原地等候了兩個小時,仍然沒有等來失主。隨后年四開報了警。經過警方的多方排查終于查出這一萬元錢是一位剛去世不久的老人留下來的,因為病后無法說話,沒來得及和老伴交代,致使老伴在處理其遺物的時候隨著舊衣服一起丟棄。失主為了表示感謝,要給年四開500元酬謝,他堅決拒絕,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只向失主要了一個獎狀。
敬業奉獻類(2組)
李士剛,男,43歲,中共黨員,禹會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自2005年以來,在執行局、馬城法庭等部門扎根基層辦案,深入群眾調處化解社會矛盾。保護未成年人權益,長期在鄉村中小學普法授課。辦理的彩禮詐騙典型案例被改編成普法微電影,取得良好社會效果,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司法“溫度”。
楊利軍,男,45歲,秦集鎮姜顧村衛生室醫生。從花樣年華到不惑之年,楊利軍將最好的時光都奉獻給了基層醫療事業,他不斷精進業務技能,學習臨床和中醫知識,精通推拿、拔罐、刮痧,幫助墊付的貧困患者不計其數,同時此外,他還熱心公益,積極參加義診,27年來足跡遍布姜顧村一千余戶,覆蓋人口近4000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和本色。
孝老愛親類(4組)
黃家芳,女,54歲,中共黨員,禹會區喜迎門小區居民。2007年,丈夫突發意外去世,黃家芳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的重擔。2021年公公癱瘓在床,黃家芳日復一日伺候老人吃飯、翻身、洗澡,甚至大小便。她用16年5800多個日夜無怨無悔的付出,抒寫著“孝”的樸實與無華,演繹著人間的真情大愛。
許二娟,女,44歲,淮上區梅橋鎮華圩村居民。許二娟自身患有腿部殘疾,但她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十年如一日地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患有癲癇半癱在床的弟媳以及她家年幼的孩子。許二娟的行動不僅體現了傳統的孝敬長輩美德,也展示了妯娌之間相互扶持和團結的情誼。她用真心實意演繹了“婆媳如母女”和“妯娌如姐妹”親情關系中最動人的情感。
陶新年,男,59歲,懷遠縣褚集鎮順河村居民。在褚集鎮順河村,有這樣一對親兄弟,大哥陶新年43年來就像一棵大樹,為患有殘疾的弟弟陶順年遮風擋雨,不離不棄,43年來,陶新年一直悉心照顧著弟弟,用愛呵護著他,為這個家庭默默奉獻著,他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民,但他勤勞質樸、無私奉獻,為家庭撐起了一片藍天,譜寫一段令人感動的手足情誼。
殷徐,男,23歲,固鎮縣谷陽鎮城南居村居民。殷徐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讓爸爸可以聽到世界的聲音”,大學期間靠自己努力兼職賺錢,帶聾啞人父親做“人工耳蝸”,完成了父親多年來的心愿。他孝敬父母讓失聰53年后的父親再次聽到聲音而感動了很多人,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先后報道了他攢錢為失聰父親安裝人工耳蝸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