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她堅守服務群眾的價值追求;她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關(guān)注社會弱勢群體;她十幾年如一日,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為群眾辦實事,傾其奉獻的愛心,想方設(shè)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她還加入了固鎮(zhèn)縣老兵應急救援隊,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她處處從細小事入手,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約束自己、奉獻自己......
鄒榮芳,固鎮(zhèn)縣谷陽鎮(zhèn)人大代表,務實進取,有很強的責任心,工作中踏實肯干,堅守服務群眾的價值追求。生活中,助人為樂,為社區(qū)群眾辦實事,從點滴做起,幫助那些社區(qū)有困難的人,更熱衷于慈善公益事業(yè)。
用安全感驅(qū)趕消沉 用愛與善播種希望
家住固鎮(zhèn)縣谷陽鎮(zhèn)孟莊片區(qū)的六年級女孩吳佳怡,10個月大時,父親也因病去世,母親離家出走,大伯吳曉鳴成了吳佳怡唯一的親人。
當小佳怡12歲時,本應是花一樣的年華,由于家庭變故吳佳怡變得很孤僻,不愿意說話,不愿意交朋友。鄒榮芳得知情況后,就想要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她和同事們一起上門走訪。“第一次上門時,小佳怡不愿意和鄒榮芳交流,問什么話都是一臉的不耐煩?!薄安幌胝f話!我煩!”這是小佳怡當時對鄒榮芳唯一的回應。

而鄒榮芳并沒有因為小佳怡的抗拒停止住自己“愛” 的腳步。她利用下班時間,通過注意觀察身邊12歲女孩子的行為、喜好,一次又一次來到佳怡家找她聊天、輔導作業(yè)、給她送學習用品、送吃的、買衣服,佳怡的態(tài)度也慢慢地在改變,但在相處中,總感覺不能走進佳怡的內(nèi)心,總感覺缺少了些什么!鄒榮芳甚至有些失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付出總會有收獲。經(jīng)過長達半年的日子,通過一次又一次地交流、家訪,從最初的一句“不想說話、我煩”到一問一答地多說了幾句話,再到見到會主動打招呼“阿姨你來啦!”經(jīng)過365個日子的深入,小佳怡還會主動和鄒榮芳聯(lián)系,小佳怡把鄒榮芳當成了親人,當成了依靠,鄒榮芳感到無比的欣慰!

鄒榮芳說:“幫助她人,也是傳遞一種信念,那就是社會的溫暖與愛,不管你再貧困,再弱小,也會有人在關(guān)注你,幫扶你,關(guān)愛你,陪伴你,并陪伴你成長。有了安全感,就有了希望和光明,請不要沉淪,也不會陰暗,愛與善的種子也會隨時生根發(fā)芽”。
熱愛公益事業(yè) 敬畏志愿力量
鄒榮芳是一名社區(qū)工作者,在她的心中,公益是她的責任和義務,她更堅信公益才是讓生命更加豐富的方式之一。2022年疫情防控期間,鄒榮芳和她的隊友們利用周六周日的時間開展社區(qū)、小區(qū)、學校辦公區(qū)域消殺50余次、開展校園防溺水安全教育19次、受眾人達10000人次,并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卡點值班)等,平日里幫助留守兒童、看望孤寡老人等。
在全城封控期間,她看到社區(qū)各個疫情防控值勤點的志愿者們馬甲緊缺,悄悄從網(wǎng)上定制了50件印有固鎮(zhèn)縣谷陽鎮(zhèn)大營社區(qū)的志愿者馬甲送到各個卡點;當天氣酷熱,看著穿著防護服奔赴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因流汗過多而暈倒,她心里難受極了,又送去了100余件鹽汽水。工作中不慎接觸了密接者,需要隔離一個禮拜,隔離期間在電視上看到河南鄭州特大暴雨災害,她便通過河南省愛心慈善基金會的捐款平臺捐出1200元的綿薄之力,并在心里默默地祈求鄭州災區(qū)人民能夠早日渡過難關(guān)。

作為一名志愿者,她從2003年4月開始無償獻血,迄今有20年獻血齡,獻血總次數(shù)11次,獻血總量3800ML,捐獻可以再生血液,用于臨床救治,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她用一顆愛心,溫暖著社會。
用愛的凝聚力 溫暖一顆童心
鄒榮芳還加入了固鎮(zhèn)縣老兵應急救援隊,帶領(lǐng)固鎮(zhèn)縣老兵應急救援隊志愿者在開展業(yè)務技能培訓,深入鄉(xiāng)鎮(zhèn)、學校、社區(qū)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群眾、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讓群眾、學生時時預防溺水,珍愛生命。

特別是學校,她有針對性地從“什么是溺水”“如何利用身邊的物資營救溺水者”“溺水如何自救”“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等方面與學生做了認真的宣傳分享。把一樁樁觸目驚心的案例數(shù)據(jù)告訴大家,讓學生們明白,生命只有一次,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年年防溺水,年年仍有事故發(fā)生,告知學生們安全無小事,警鐘須長鳴。

鄒榮芳時時處處為孩子們描繪了多彩的童年,提供了更多的人生選擇。她還說:“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錢,而是看你喚醒了多少人的愛心”。她做公益純粹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救回報,只為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到愛和溫暖,傳遞正能量,她用行動不斷向上向善,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實踐開闊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