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水鄉,五水宛若玉帶穿城而過,五河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兩個校區猶如兩顆明珠鑲嵌在玉帶之間 ,熠熠生輝。老校區濃厚的文化傳承和紅色文化基因為集團校發展奠定了深厚的發展底蘊。新城校區紅墻灰瓦,香樟丹桂、綠植花卉蓊郁飄香,煥發出勃勃生機。文明標志、宣傳展板、師生的書畫作品、文化長廊處處呈現出和諧、優雅的文明之風。
五河縣實驗小學創辦于1938年,是一所具有悠久發展歷史、光榮革命傳統和深厚文化積淀的市級示范小學,2019年成立五河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有城中老校和城南新城兩個校區?,F有教學班79個,在校學生約4400人,教職工180人。多年來,實驗小學秉承著“務本求實”的校訓精神,踐行著“注重個性發展,培育時代新人”的辦學目標,全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文明校園建設。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蚌埠市示范小學”“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學?!薄鞍霾菏形拿餍@”“蚌埠市綠色校園”“蚌埠市新優質學校”“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習基地”“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學校”等榮譽。
革命烈士王亞箴是五河縣第一任縣長,為紀念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五河實驗小學曾命名為亞箴小學,現在老校區校園中依舊有一棟教學樓叫做“亞箴樓”。每年清明,大隊部組織少先隊員到王亞箴烈士墓敬獻花籃,舉行紀念活動,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在重要時間節點學校積極開展“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小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弘揚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廣泛利用校外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如邀請五河縣關工委五老報告團到學校進行宣講,組織開展實驗小學紅色基因傳承報告會,聘請老黨員,老模范走進校園,開展四史教育講座,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間。通過開展不同主題的班隊會活動、“五好學生”“養成教育小明星”“優秀少先隊員”等評選活動來激勵學生評優爭先,加強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學校教學各個環節,融入學生學習生活各個方面。
學校積極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加強教師黨員隊伍建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學校成立了“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楊吉翠全面負責創建工作,胡威副校長主抓落實工作。一所好學校,必須要有一批好老師。為了不斷促進教師成長和發展,制訂教師專業成長規劃,不斷更新教師教育觀念和知識結構。定期組織師資培訓,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重視班主任、骨干教師的成長以及年輕教師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形成結構合理、梯次發展的教師隊伍。
為了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強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學校以“校風、教風、學風”的核心內容為主線,把?;铡⑿S柕刃@文化符號布置在校園的顯著位置,科學合理設計校園文化墻,宣傳櫥窗,把校園文化融入到學校的墻體、櫥窗、板報當中,讓每一處環境都在育人。讓全體師生牢記校園文化符號,傳承學校優良傳統,激勵學生愛學校、愛學習、共建校園文明,陶冶學生情操、美化學生心靈、啟迪學生智慧。
根據一期、二期基礎設施特點,學校將各類活動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區域,科學規劃教學、文藝、體育、科技等活動場所,做好校園的“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文化”,合理利用校園資源,不斷優化校園育人環境。
加強學生活動設施與場所的建設與管理,營造特色鮮明的社團活動環境。落實雙減政策,開發教學資源,開設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課程,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打造全縣課后服務示范校的品牌形象。
幾年來,學校狠抓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校風正、學風濃、教風嚴謹的良好局面,教育質量逐年上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在五河縣教學質量和內涵發展評估中,始終位居第一,各項活動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