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身心健康,關系節能減排和資源再利用,近日,蚌山區青年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四打卡”活動,持續加強垃圾分類的健康宣傳與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打卡”社區網格。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員的“宣傳員”作用,紛紛化身垃圾分類宣傳小能手,以39個網格為基礎,以居民戶數為單位,開展“敲門行動”,逐家逐戶為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街道印制宣傳手冊600余冊已經分發到居民手中,在小區廣場和人口密集處設置宣傳站,集中展出宣傳展板6塊,在小區門口和單元宣傳欄張貼宣傳海報60張、懸掛橫幅14條,通過樓棟微信群轉發各類垃圾分類小常識20余條,轄區單位LED屏宣傳字幕10條。在轄區內有效地營造了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濃厚氛圍,使人人參與垃圾分類意識入眼、入腦、入心。
“打卡”宣教基地。街道組織居民參觀了蚌埠市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通過宣講員現場講解、分析具體案例和不同垃圾分類知識要點,結合展示內容,可以了解垃圾污染的危害,參觀者親自參與體驗垃圾分類投放,通過活動展板和觸摸展示屏實際操作加深居民對垃圾分類的印象。
“打卡”社區講堂。街道首先邀請了垃圾分類第三方公司專業人員,走進社區大講堂開展宣講活動,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以及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在課堂中還開展了趣味問答等,讓孩子和家長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增強主人翁意識;其次組織居民手機關注“垃圾分類新時尚、全民參與齊點亮”小程序,開展掌上智能答題和互動活動,每日手機打卡,點亮垃圾分類城市,提升環保責任感。
“打卡”實踐活動。街道組織黨員和居民志愿者參與小區環境保護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了“撿拾煙頭美化環境”、“收集塑料瓶變廢為寶”、“美麗家園攝影”等實踐活動,切實發揮志愿者的示范引領作用,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增強垃圾分類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小區的建設出一分力。
通過“四打卡”活動,有效地向居民普及了垃圾分類知識及法律法規,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意識、提升環境與健康素養,從而轉化為自覺配合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內在動力,為建設美好家園、和諧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