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德潤中華。凡人微光,最為閃亮。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們的職業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好人”。
2022年8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回信,充分肯定李培生、胡曉春的敬業奉獻精神,勉勵他們繼續發揮“中國好人”榜樣作用。
總書記的回信紙短情長、催人奮進、情深意切,飽含濃濃深情,蘊含諄諄希望,這封回信,不僅是寫給李培生、胡曉春個人的,更是寫給全國“中國好人”和無數個平凡勞動者的,這不僅是李培生、胡曉春的無上榮光,也是對“中國好人”以及無數平凡勞動者的巨大鼓舞。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在安徽省滁州市舉辦,共有154人(組)身邊好人光榮上榜。
在活動直播現場,“中國好人”代表以真摯的情感、樸素的語言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25歲的小伙賴家益,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小賴老師,也是帶著村民們賣紅薯的新時代推薦官。他說:“回到家鄉,回報家鄉,是我應盡的責任?!绷稚惤洜I小餐館,堅持28年不漲價。她說:“讓那些過得苦和累的平凡人都能‘進店子’,吃一碗最想吃的粉?!被顒蝇F場還播放了兩次跳水救人,生命定格在26歲的退役軍人徐毅暉的英雄故事。事發現場,他曾說:“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人被淹死而不去救?!?/span>
“好人現象”凝聚精神文明的道德力量。他們并非干了驚天動地的偉業,卻用看得見、能感知、激共鳴、動人心的平凡小事,生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彰顯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帶來了閃亮又溫暖的光。
最是“小事”最關情……從他們“感動”神州大地的背后,我們讀出了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信念、有擔當、有血性,讀出了強大的正能量。他們在平凡之中演繹著不平凡的故事,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刻畫著時代的道德年輪。
這些如點點星輝的光,匯聚成炬,點亮了整個夜空。
多年來,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開展的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堅持生動展示平凡英雄風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前共有1.6萬余人(組)入選“中國好人榜”,讓“榜樣”的力量成為光耀中華的一張閃亮“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時代進步需要崇高精神引領,社會發展需要攜手互助向前。聚細流為江河、積小善為大善,一道道亮麗風景、一曲曲奮進贊歌、一個個精彩故事,這既是一種價值引領,播撒了一枚枚善念善行善心的種子,也是一種榜樣力量,成為人人可學、人人爭做的標桿示范。(楊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