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兒童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其受教育狀況不僅影響其個人綜合素質和今后的生活狀況,更體現了社會的服務水平和人文關懷。近年來,蚌埠市龍子湖區殘聯針對殘疾兒童個性化教育不完善、特殊教育資源緊缺、殘疾兒童家長不夠重視等問題,采取多種幫扶措施,助力殘疾兒童實現求學夢想。
提高救助水平,擴大助學金覆蓋面
龍子湖區殘聯不斷完善各類殘疾學生救助體系,對于義務教育、普高、中職、專本科以及研究生等不同階段的殘疾學生,每年分檔分類發放助學資金。同時,轄區殘疾人參加成人教育并取得畢業證后,區殘聯也會給予一次性助學金。全覆蓋的助學金項目不僅為殘疾學生緩解了經濟壓力,也大大提高了殘疾人注重教育、持續深造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加強監督管理,提升康復訓練水平
為了改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許多殘疾兒童家庭也選擇參加定點康復機構的訓練課程。按照上級殘聯對于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的要求,龍子湖區嚴格按照要求配套地方財政資金,對于到定點機構參加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按照每人每年1.6萬元進行補助。同時,區殘聯還進一步加強對康復訓練機構的監管力度,每年定期到定點康復訓練機構檢查基礎資料、課程安排、訓練效果等臺賬并進行電話回訪,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求其及時整改到位。
凝聚部門合力,重視殘疾家庭的呼聲和訴求
龍子湖區殘工委各成員單位積極發揮職能,全方位保障殘疾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區教體局每年對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在校上課情況進行數據比對,精準掌握當年在校殘疾學生人數及其基本信息,對于殘疾程度較重、自理能力較差的殘疾兒童逐一登記并協調學校進行解決。
區檢察院為保障殘疾人無障礙環境建設,對于殘疾兒童權益受損、就學困難等情況進行摸排統計,為其制定個性化解決方案。區殘聯在原有的惠殘政策基礎上,創新實施大學生志愿者“一對一”幫扶項目,凝聚蚌埠市各高校大學生志愿者隊伍,為有需求的殘疾學生開展課業指導、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一系列對殘疾學生的幫扶措施,拉近了政府與殘疾人之間的距離,提高了殘疾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