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皖,男,1976年10月出生,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中醫院針推二科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20余年,他醫德高尚,技術精湛,在他的帶領下科室團結一心,認真負責;他心地善良,理解患者的痛苦,用細心、耐心給予患者親人般的關愛;他勤勉好讀,不斷專研業務,在奉獻中砥礪前行。2017年、2021年兩次獲得安徽省中醫藥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并當選安徽省針灸學會常務委員、安徽省全科醫師協會針灸分會副秘書長,成為全省著名中醫專家和領軍人才。
“針”心妙手醫病患
“我愿做一棵小草,不向往生機盎然的綠洲,只想給干枯的沙漠帶來一絲綠色;我愿做一名普通的醫生,不追求驚天動地的事業,只想用我的醫術和雙手為他人祛除病痛。”這是懷遠中醫院推拿二科醫生張皖最喜歡的座右銘。的確如此,走進張皖的推拿工作室,就像到家一樣,輕松閑適,溫暖溫馨。墻壁掛滿了病人或親友增送的匾額和錦旗;病人在他和同事的主持下接受著各種形式的治療,那樣默契、那樣親和,那樣輕松……對張皖來說,這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信仰和堅守。在這兒張皖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病人的健康夢想。
針灸推拿科是以實踐操作為主的治療科室,必須有著高超的技術??此坪唵危瑢崉t技術含量大,見效快。而針對每日絡繹不絕就診者,張皖如對親人一般,總是周密細致的醫治,聚精會神的扎針,輕重有序的推拿。長期下來,他擁有了整套嫻熟的操作要領與精巧的技術,總能讓病人放松心情,因痛而來,輕松而歸。對于那么多急于恢復的病人,苦累是難免的,休息對他來說是非常奢侈的享受。
陳集鎮教師年某患有面癱,面部神經損傷,并伴有嚴重的焦慮癥,晝夜反側,痛苦不堪,輾轉多地治療未見好轉,而且癥狀越來越重。后到懷遠中醫院就診,張皖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扎實的針灸推拿功底,僅用20天時間,就使年老師順利痊愈,重新走上講臺。
針對不同就診患者,張皖采取不同接診方式,靈活變通就診時間,確保24小時手機暢通。張皖和同事對病人關心無微不至,不僅給病人耐心細致講解病情病因、診療方案及注意事項,還讓病人放松精神并增強治愈的信心。
二十多年來,張皖先后為120000多名患者解除病痛,其中500多名疑難雜癥患者得到了康復。“德藝雙馨 妙手回春”“神手推拿除病痛 醫術精湛暖人心”……這些是對張皖的高度贊譽。
心系病人寄深情
張皖是農民的兒子,樸實善良。長期與病人相處,張皖變得尤為細致親和,科室環境溫暖如春。他篤信“病人至上”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情治病。他帶領科室強化服務宗旨,鼓勵學習,充電提升。
懷遠縣蘭橋鎮聯合村村民陳某,長期干重活累活導致腰部疼痛不能活動,加上家境比較困難,張皖知情后,二話沒說,主動上門,長期免費為陳某進行針灸、推拿、理療等治療,使患者逐漸康復,生活可以自理,陳某和家人帶著錦旗來到針推二科表示感謝:“張醫生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是你給了我第二次人生?!? 有一位老年病患者送給他一個紅包,為了不讓患者擔心,他當面收下紅包,理療結束后,他卻把繳費收據交給了病人,病人十分詫異,明白原委當即淚流滿面。他用袖子抹著眼淚、抓著張皖的手哽咽著幾乎說不出話來:“好孩子,好孩子……”。他認為醫生必須恪守職業道德,廉潔從醫,堅決對紅包禮品和吃請說不。近幾年來,他常常趁著周末及節假日赴偏遠貧困鄉村,免費為困難群眾、弱勢群體進行理療和救治,得到大家一致好評。
多年來,張皖始終關心病人,關心科室,卻忽略了自己和家庭。針灸和推拿是份耗時間的工作,張皖為了給患者系統治療,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病人身上。前幾年,岳母查出患癌,臨終前,想見他一面,可由于張皖在外地學習,沒來得及趕回見母親最后一面,這位大山里成長的漢子無比愧疚地流下了眼淚。
為民健康再出發
懷遠縣中醫院為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和參與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大力開展醫共體單位中醫館建設,張皖親力親為,親自到基層指導和帶教,培訓當地醫護人員。作為科主任,張皖著力加強科室管理,從嚴要求自己,以身作則,遵守院部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同時關心科室每一位員工,讓大家擁有集體榮譽感;為了給患者提供優質醫療資源,他帶領科室員工全方位創建中醫特色??疲纳苹A設施,提升診療水平,讓患者都能得到專業精細的治療。
張皖積極參加健康科研活動,普及中醫知識,曾先后50余次在合肥針灸學會、懷遠電視臺等平臺免費開展科普講座與宣傳、100多次義診活動。他參與創立的“針灸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的臨床運用”等兩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2017年和2021年安徽省中醫藥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祛病解痛,醫者仁心。”這已經成為張皖從醫的初心和誓言,只要患者需要,只要利于患者健康,他就會逐夢不止,永遠行走在為人解痛和佑民健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