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周芳林 實習生 吳海旭 文/圖
“別急著走,過來給您量個血壓。”診療室內,胡孔武連忙叫住吊水結束準備離去的老人,麻利地拿出血壓計,為其測量血壓,結束后又叮嚀幾句注意事項,才肯放人離去?!昂t生一直都是這樣,熱心腸?!崩先烁袆拥卣f道。
這樣的一幕發生在蚌埠市興光社區衛生站。診療室內的醫生胡孔武今年57歲,曾經他是保家衛國的戰士;脫下軍裝后,他仍奮戰在救死扶傷的戰場上。二十多年來,他不忘軍人本色,繼續發揚部隊的優良作風,以一個軍人的模范行為彰顯醫德,獲得了病人和同行的廣泛贊譽。
胡孔武醫生(左)正在給居民檢查身體
扎根基層成社區居民“醫”靠
醫學日新月異,需要不斷地學習。胡孔武深刻明白這一點,退伍后,他不斷進修、學習,致力于提升自己的醫術。1999年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2020年,他拿到了全科醫生證。
“救人如救火,情意重如山?!薄搬t德高尚,醫術精湛?!薄谂d光社區衛生站一面不起眼的墻上,掛滿了群眾贈送的錦旗。
“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這是胡孔武一直以來堅守的理念,在不斷提升醫術的同時,他以一顆仁心對待每一位患者,漸漸地,胡孔武便成了這一片社區居民的“醫”靠。
“我從小就在這里看(病),普通感冒,胡醫生看過,有時候不用吃藥,有時候幾粒藥就能見效?!鼻皝砜床〉臈钆空f。
在興光社區衛生站,胡孔武每天要接待幾十位病人。大部分的病人,胡醫生都能叫得上名字,多是信任他的街坊鄰居。
仁心仁術做群眾身邊的“120”
憑著精湛的醫術,上門找胡孔武看病的患者也很多,他們都知道興光社區衛生站有位“好”醫生。
7月25日,市民張云安受基礎病影響,身體不舒服,在家人的陪伴下驅車來到興光社區衛生站,他說:“20多年了,我信胡醫生!如今,孫子、孫女有點頭痛腦熱,我也帶他們來找胡醫生。”
一年中除了春節,胡孔武大多時間都是在衛生站忙碌著,是對工作的盡職盡責,更是放不下信賴他的病患,社區“120”隨時待命。
興光社區一位老人在醫院做完腰部手術后,聯系胡醫生上門幫助換藥。胡孔武頂著烈日,提著藥箱連續6天上門為其換藥,不收取上門費;社區居民凌晨打來電話,小孩關節脫位,在家痛得哇哇大哭。胡醫生趕緊出門,深夜為孩子接骨。當家長要付費時,他說,幾秒鐘的事,一擰就好了,不收錢。
今年春節,胡孔武和家人外出旅游,突然接到社區居民的電話,小孩突發高燒,正在送往醫院的路上,但小孩體質弱,父親對于小孩病史說不清,想到小孩從小在胡醫生這里看病,對他的情況比較熟悉,所以立即打電話求助胡孔武。胡孔武了解后,叮囑這位父親“小孩對退燒針過敏”。
每一面錦旗都有一個故事
“救人如救火,情意重如山”“醫術精湛品德優,服務熱忱如親人”……墻壁上一面面的錦旗都載滿了信任,寫滿了對胡醫生和興光社區衛生站的感激,也訴說著一件件救人于水火的故事。
“做我們全科醫生的,在給老年人看病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綜合地給患者檢查,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判斷病人還有哪些潛在的風險”。曾有一位來興光社區衛生站看牙的病人,胡醫生看他很瘦就和他聊起天來,問他吃飯怎么樣,患者說自己只吃面食,吃米飯會很難受。這樣的回答當時就引起胡孔武的注意,所以在給他治療的時候仔細地檢查了他的食管,懷疑其食管有病變,便讓他去醫院做個相關檢查,結果正如胡醫生所料。“治療及時,那名患者做完手術后,恢復得不錯。”胡孔武欣慰地笑著說。
在新冠疫情期間,興光社區衛生站成了臨時核酸檢測點,給社區及周圍民眾進行核酸檢測。當時有一個人突發暈厥,胡醫生隔著玻璃看見后,立即跑過去查看,發現其心搏驟停,胡醫生抓住救治“黃金時間”,進行復蘇除顫,將人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他剛初愈,就拄著拐杖來到衛生站,送來了那面錦旗。“當時來的時候,我們也很感動。”胡孔武如是說。
每一位患者痊愈,胡孔武都由衷地高興,有些經過長期精心治療出院的病患,胡孔武都會發一條祝賀的信息?!懊看慰粗@些出院的患者,我都感到特別欣慰?!焙孜湫χf。
從軍醫到社區醫生,不變的是治病救人的初心和擔當。胡孔武說,在部隊學習和鍛煉,讓自己受益終生,也讓他牢牢地樹立了為人民服務一輩子的思想。今后,將繼續發揚軍人精神,帶好團隊,將自己的知識和醫技,造福于人民健康的崇高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