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對農村有著特殊的情感;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更應該為社會、為家鄉做些事?!?月29日,從城市返鄉五年擔任懷遠縣雙橋集鎮姚莊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的陳金山,仍不斷告誡自己,要踏踏實實做好有利百姓的事,對得起黨委政府的信任。
陳金山,80后,中共黨員,大學本科。2018年7月,毅然放棄某中國品牌500強企業高管職位,頂著親朋好友的巨大壓力,回到生他養他的農村?!坝行┦拢偟糜腥巳ジ伞!标惤鹕秸f,無論農村工作多苦多累,他一心只想帶領百姓共同富裕。
5年來,姚莊村的變化有目共睹。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雙橋集鎮姚莊村位于北淝河北岸,較為偏遠,交通閉塞。此前,村兩委班子年齡偏大,發展后勁不足。返鄉后,陳金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動員在外的高學歷年輕黨員曹陽、陳文等返鄉做貢獻。如今,姚莊村兩委均是大中專以上學歷,平均年齡30多歲。
上任以來,他著力為村內62戶貧困戶實現精準脫貧。2018年,他動員了40多戶貧困戶種植了150畝中草藥。在種植中草藥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2018年10月天氣持續干旱,他從早到晚奔走在貧困戶的家中和地里,幫助他們借抽水泵、水管抗旱播種。并深入田間地頭,查看中草藥的出芽率和長勢。翌年3月,陳金山走遍分散在全村各個角落的70多塊田中,補種100畝紅花。種播好了,陳金山雙腿跑腫了。
每年冬季下大雪,陳金山總是冒著大雪,到貧困戶和一般農戶家中看望。由于姚莊原來的基礎設施較差,泥土路一到雨雪天氣,就變得坑坑洼洼,十分泥濘,陳金山的鞋子總是濕漉漉的。回到家中已是深夜,腳都被凍腫了。如今,通過帶領村兩委干部出資、村民捐資等,共修建了近10公里水泥路,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的出行難。
為了姚莊村的種植產業發展,陳金山帶領村兩委成員,到山東、河南等多地考察中草藥市場。隨后建立了50畝地的“姚莊村金銀花示范園”,他還帶領村兩委自掏腰包建立了100畝地的花椒種植基地,并嘗試在百畝花椒地里套種丹參、花生等,為中草藥及其他經濟農作物的推廣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在雙橋集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陳金山依托姚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先后成立了兩家公司,注冊了黨旗領航品牌“妙食家”,開發了甜糯玉米系列產品、金銀花系列產品、農副系列產品等,打通了甜糯玉米和金銀花全產業鏈發展,完成了農產品從田間到舌尖的系統建設。如今,陳金山的影響下,全鎮各村共種植了4000多畝金銀花和800畝甜糯玉米,并與種植戶簽訂了收購協議,大大提高了農戶的收入,帶動了近5000名留守婦女和中老年人臨時性就業。
陳金山作為一名業余作家,曾出版1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對文化發展有著濃厚的情懷。他借助2022年姚莊村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興建一處鄉村書院——“北淝書院”,致力于將其打造成傳統文化研學基地,大大豐富了鄉村文化的內容和內涵,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
陳金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百姓的認可,收獲了眾多榮譽。2021年7月,他榮獲安徽省“皖美村支書”榮譽稱號,2021年12月榮獲首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榮譽稱號,2022年4月榮獲“2022年安徽省勞動模范”和“第25屆安徽省五四青年獎章”等。
蚌報融媒體記者 謝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