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沿著健康步道一來一回,我一天的運動量就算達標了!”6月21日下午6點多,溫度稍稍褪去,住在固鎮縣北城區的單永勝便開始下樓鍛煉,“現在鍛煉的場地就在家門口,大家鍛煉的積極性都比以前提高了不少?!?/p>
近年來,固鎮縣通過改造行政村和居民小區體育運動設施、建設全民健身場地、鋪設健身步道等措施,將“快樂健身”暖民心行動落到群眾家門口。
漢興大道體育公園
在固鎮縣漢興大道體育公園,一條3600多米長的健身步道傍河而建,成了熱愛運動市民的新晉“打卡點”。記者了解到,漢興大道體育公園去年投入使用,公園內配置有足球場、籃球場及各類健身器材。公園南側沿水道架設有楚漢廊橋親水平臺,實現了城市功能、體育元素、文化旅游等多元素結合。目前,漢興大道體育公園每日鍛煉人數達8000人次左右,既方便了市民健身,也成了固鎮縣的靚麗名片。
截至6月底,固鎮縣利用公園內景觀道和沿河道路、湖濱道路,已完成30公里健身步道建設任務。到2025年,固鎮縣將完成50公里健身步道建設目標任務。
“之前我們在這里踢球,總害怕傷到場外的路人,如今建成的籠式足球場,讓我們可以放心地運動了?!笔忻駨埾壬掳嗪罂傄獊頋h興大道體育公園踢會足球,“籃球場就在景觀河和公園旁邊,周圍的環境變好了,運動起來也心情舒暢。”
張開喜是安徽省一級健身氣功社會體育指導員,負責指導固鎮縣多個站點的健身活動,對于“快樂健身”暖民心行動成效,他有切身的感受。
“參與健身氣功五禽戲這項運動的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固鎮縣的很多‘口袋廣場’就在小區門口、鬧市區中心,出門就能練,真的很方便?!睆堥_喜表示,健身氣功五禽戲需要一定的活動場地,老年人往往行動不便,因此“家門口”的健身場地顯得尤為重要。
“縣中醫院前的口袋體育公園、世紀廣場的口袋體育公園……我們在城市的空閑地塊安裝體育設施,打造了很多市民們‘家門口’的體育活動場地?!惫替偪h教體局體衛藝部門負責人張玉春告訴記者,現已建成28個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很多空閑地、邊角地、城市疏解騰退空間、老舊廠房等區域,都成了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金角銀邊”,和打造“15分鐘健身圈”的重要資源。
用好“硬設施”,還需要“軟環境”來匹配。依托新建的活動場地,張開喜在工作之余,全年組織二十余次體育培訓,為300多名市民提供健身指導。為了讓市民們在“愛運動”的基礎上“會運動”,固鎮縣不斷加強對各類體育社會組織的引導和管理,常態化開展體育培訓,教會群眾1—2項運動技能。目前,全縣共計培訓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八段錦、太極拳等項目8000人次。
未來固鎮縣將加快改造建設老城區體育場,盡快建成擁有標準田徑場、室內全民健身中心、室外運動場和服務中心的體育公園,實現全天候免費向市民開放。利用5200萬元專項債資金,修繕南城區體育場的籃球館、運動場、跑道、看臺及其配套服務用房,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已建成的專業體育場地可正常使用。
蚌報融媒體記者 尤靖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