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2025年全國科普月蚌埠市系列活動開啟了全民共赴科學探索之旅。市科技館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雙軌推進機制,極大拓展了科普服務的覆蓋范圍,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yǎng)注入活力。
社區(qū)里的流動科技館、商圈中的科普市集、田埂上的科技小院、云端里的科普直播……首個全國科普月期間,我市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覆蓋面廣的科普活動,構建了“主場引領、線上線下聯(lián)動、社區(qū)與校園全覆蓋”的立體化格局,形成了服務不同群體、激發(fā)科學興趣的可持續(xù)科普生態(tài)。

2025年全國科普月蚌埠市主場活動舞臺中央,“王老師的科學TIME”實驗秀成為全場的焦點。市科技館科普輔導員手持液氮罐,將液態(tài)的氮氣倒入彩色液體中,剎那間白霧升騰,仿佛科幻電影中的特效?!耙旱獪囟葮O低,能瞬間讓水汽化?!彼吔庹f邊和觀眾互動,一位小朋友嘗試著用手指觸碰霧氣,咯咯笑著:“太神奇了!”
在科技板塊,九州云箭等高新技術企業(yè)集中亮相。星云一號改進火箭模型、龍云模型等前沿科技展品吸引眾多觀眾駐足觀賞,讓大家近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與力量。
10歲的樂樂踮腳湊近磁懸浮燈泡,手指剛觸到通電的金屬環(huán),燈泡瞬間亮起?!巴郏襞輹约喊l(fā)光!”她驚喜地轉頭看向父親。不遠處的VR體驗區(qū),市民們戴著設備“穿越”星際,驚呼聲與贊嘆聲交織成片。
“科學普及走進職教園”系列活動先后走進五河、懷遠、固鎮(zhèn)三所職校,內容涵蓋人工智能、心理健康等主題,通過講座、實驗秀及大篷車體驗累計服務師生近3000人,直播觀看超萬人次。
在淮光嘉苑、小蚌埠社區(qū)、華昌街社區(qū)等地,科普大篷車、社區(qū)科技節(jié)、無人機公益課等系列活動,讓居民在家門口體驗前沿科技魅力。
此外,“王老師的科學TIME”還通過線上直播科學實驗秀與線下互動表演相結合的方式,圍繞“生活中的物理”“奇妙的化學”等主題,吸引了大量青少年持續(xù)關注和參與,線上直播覆蓋數(shù)萬人次,線下場場爆滿,有效延伸了科普觸角。
“孩子通過現(xiàn)場互動對人工智能產生了濃厚興趣,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比課堂更生動?!睅Ш⒆訁⒓又鲌龌顒拥氖忻裢跆鹫f。一名參與職教園活動的學生小張說:“無人機競速體驗讓我直觀感受到科技的應用價值,對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有了新思考?!?/p>
“我們注重資源整合與形式創(chuàng)新,既保證線下實體活動的覆蓋面與體驗感,也強化線上傳播的互動性與影響力。”市科技館展教科科長翟久行介紹,特別是通過社區(qū)下沉與職校聯(lián)動,讓科普更貼近不同群體的需求。希望通過互動強、多樣化的科普模式,貼近青少年需求、創(chuàng)新內容表達,以此點燃其科學熱情,培育科普新生態(tài)。(周芳林 周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