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盛夏,我攥著住培錄取通知書站在蚌埠市中心醫院(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門前,白大褂下的心跳聲比蟬鳴更響。那時的我絕不會想到,今天,當我在門診為燒傷患者細致清創時,患者會握著我的手說‘醫生,有你在我就安心’。”整形外科住培醫師張懿剛說。
剛進全科門診的那天,手心的汗浸濕病歷本。問診時結結巴巴,被患者一句“醫生你是不是比我還緊張”問得臉頰發燙。蚌埠市中心醫院2022級全科住院醫師陸娟記得,當她尷尬得想找地縫鉆進去時,帶教老師輕輕拽她白大褂低聲提醒:“想一想昨天咱們一起看的片子,先從影像特征問起,慢慢理。”后來才懂,這就是基地“雙導師制”的深意——總有雙眼睛在身后托著你,在你卡殼時遞上一把梯子。
這不僅僅是年輕醫生從“手足無措”到“篤定從容”的蛻變史,更是醫院以黨建為引領,深化“醫教協同”、深耕“育德樹人”、推動“以教促醫”的生動注腳。作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蚌埠市中心醫院將黨建與教學深度融合,用“紅色引擎”點燃醫學教育新動能,交出了一份“教學相長、醫教共興”的精彩答卷。
初入臨床,張懿剛經歷了所有住培醫師都會面臨的“陣痛”:第一次獨立縫合時笨拙的雙手、面對患者家屬詢問時的緊張無措、深夜值班時對生命的敬畏與迷?!屗麍猿窒聛淼?,是帶教老師的“雙向奔赴”——那位輕拍他肩膀說“每個優秀醫生都要經歷新手階段”的整形外科主任,那個在他值夜班時悄悄塞來熱飯、叮囑“累了就歇會兒”的護士長,還有團隊里前輩們“放手不放眼”的信任與包容。
“住培不是‘放養式’訓練,而是‘浸潤式’成長。”臨床教學部副主任祖磊介紹,醫院始終將“育德”放在首位,通過“黨建+帶教”模式,讓黨員骨干醫生擔任“雙導師”——既帶技術,更帶醫德。帶教老師會在查房時主動分享“如何與焦慮患者溝通”的經驗,會在手術臺上強調“每一針都要為患者未來考慮”的責任,更會在黨日活動里帶領學員開展義診,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仁心”。
“手術刀要穩,持針角度再調15度……”在蚌埠市中心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外科醫生正對著模擬人演示腹腔鏡操作。臺下,一批住培學員全神貫注,筆記本上記滿了細節。這樣的場景,源于醫院“以賽促教”的教學創新。2025年,醫院承辦了蚌埠醫科大學第一屆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臨床醫學專業賽道),從28家醫院的代表隊中“以賽選優”,更通過“理論+技能+模擬考核”三維培訓方案,讓參賽師生在“真刀真槍”的比拼中提升本領。
“賽事不是終點,而是教學升級的起點?!弊胬诮榻B,賽后醫院從培訓團隊中選拔多名優秀教師組建“臨床技能培訓師資庫”,建立長效教學能力提升機制。數據顯示,近兩年醫院教師在省級教學競賽中獲獎12項,其中在2025年蚌埠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2名黨員教師分獲一等獎。
師資強則教學強,教學強則學員精。2025年,醫院住培結業考試通過率躍升至100%,更有畢業生帶著“三院教學”的口碑,回到縣級醫院成為業務骨干。多名實習學員通過市長熱線送來感謝信、錦旗。
黨建與教學的融合不僅體現在帶教細節里,更滲透在醫院發展的血脈中。住培支部創新開展“黨建+住培”品牌活動,用“真實病例+現場操作”展示醫院教學實力——2025年,醫院住培招生報名率飆升至150%,招生完成率、結業通過率均居全國第一梯隊。
更令人欣喜的是,黨建引領下的“教醫協同”正在釋放更大效能,推動醫院教學工作從“基礎保障”向“品牌建設”升級,多項教學指標創歷史最好成績。
如今,新的住培學員已接過“接力棒”。在黨建引領下,蚌埠市中心醫院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扎實的行動,培育更多“有溫度、有技術、有擔當”的醫者,為守護百姓健康、推動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周芳林 王宏偉)